第57页

也正因如此贤能,方才写出《四民月令》吧。

刘备寄去的床垫,崔钧已收到。崔父试过,称之曰‘奇物’。大加赞赏。不但令崔钧送来不菲的钱银礼物,还手书了‘楼桑锦垫,妙不可言’八个汉隶,一并送来。

崔烈何许人?

天下名士!

手书等同于担保。从此以往,楼桑锦垫便可天下名扬!

崔钧见刘备没有拒绝其父所赠,不禁暗自松了口气。这个细节,却被刘备无意瞥见。

细细一想,不禁莞尔。

刘备那日去送麻垫、果冻,尚书崔寔便欣然手书‘果仙冻,涿县刘’以示赞赏。想必在朝中做官的崔烈也有耳闻,便向崔钧打听了刘备诸事。或许那日崔钧来信,为其父讨要麻垫,并非崔烈本意。而是作为儿子的崔钧之意。

寄去安平崔家田庄后,崔钧又转寄给洛阳为官的其父崔烈。路远时长。所以过了一月有余,崔钧才送来回礼。

之所以送来手书,除了麻垫确实舒适外,也有不让从弟崔寔题字,专美于前的心思。

崔寔题了六字,他便题了八字。便是从字数上,也要压过一头。

世家子弟,斗而不破。

有趣。

这里面最大的诱因是,崔寔都题字了,崔烈焉能不题?

有了崔家二老的题字担保,刘备的麻垫和果冻,必将大卖。

来而不往非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