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箱已有新王。老王这便带着自己的蜂群,移出或是被赶出了蜂箱。
赶紧分箱!
刘备这便找来工匠,另起一木箱。
午后时分,先在新箱中安置好巢础和巢框,再往箱中涂抹蜂蜡和蜂蜜,将落地的蜂王小心移入。不久,盘旋在院中的蜜蜂便纷纷归巢,暮时,多半已入新箱。
刘备这才松了口气。好在处置妥当。不然老王必死,蜂群尽散。
又等三日,见新箱时有蜜蜂出入,分箱才算完成。刘备担心老箱生有巢虫,打看一观,一切如常。这才彻底放心。要说,就连这个时代的昆虫都比后世坚强。
两箱蜜蜂,产蜜加倍。由一生二难,由二生四易。由四生八,八生十六。如此反复,刘备不久就能有一个产量可观的蜂场。
然而场地?
难不成也学那位高士姜岐去隐居。
这可不行。先别说刘备母子,便是楼桑宗族也断然不会放他离去。
是了,后院还要再建一栋蜂房。
养蜂这件事,在当下很是重要。君不见一个会养蜜蜂的高士,竟有数千户追随于他!
只需说刘备能养蜂,最近乡里必扶老携幼,争相附之。
蜂房,就像母亲不忍杀害的斗鸡一样,是一种文明的象征。
工匠们人多地少。平日里除了那些许的农活,大半时间都被各家唤来修葺房屋,打造家居。空闲的时候,会去宗祠领取资材,制造麻垫。因麻垫外裹蜀锦,被崔烈称之为锦垫。别说,一字之差,档次明显上去了啊。
一张锦垫的成本,需一千五百钱。
这可不是工匠们能够承受的负担。宗祠内的资材,都是刘备托耿雍代买。所以堆在祠堂内的锦垫,都属于刘备。和宗人约定,做一垫,可得薪资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