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

其二,可造性强。可建柱、梁、檩、枋等各种构件。又因木架承重,而墙不承重。故有‘墙倒屋不塌’之说。

其三,抗震性强。木材本身有一定的柔性,木架结构又采用榫卯结合,框架结构有很好的减震和抗震效果。

其四,施工快。木材加工快,唐宋后使用建筑模数,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期的欧洲教堂往往花上百年才建成,明嘉靖时重建故宫三大殿,只花了三年时间。

其五,便于修缮、搬迁。榫卯连接的框架结构,可重复拆卸拼装。

当然还有个巨大的缺点,易燃。

这个时候,墙的作用就显现了。

坚木为框,夯土造墙。围以方砖,覆盖瓦片,可防火箭。

关于木材防火嘛……

刘备这便找来老工匠询问。

“回禀少东家,矾石、海水浸渍,可防火!”

“哦?”刘备大喜:“矾石何在。”

“矾石生河西或陇西,或武都石门。”苏伯竟然知道。

“矾石太远,海水却也不近。”刘备正想着该如何实现。苏伯又道:“城中商人处,便有‘盐渍木’。盐渍木不仅防腐,防裂,还能防火。”

“哪个商人?”刘备急问。

“辽东田氏。”

辽东有巨木。以海船拖来,一路泡在海水之中,上岸后,置于阴凉处晾干,便是所谓的盐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