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页

走廊自东南往西北,依次经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一直延伸到玉门关附近。长两千余里,宽数里至数百里不等。

车队稍作补给,再从金城出发。越洪池岭(乌鞘岭)后一马平川,正式进入河西走廊。

与此同时。一路长途跋涉的数十骑,亦抵达目的地。

“戏掾史,此处便是奢延古城。”

第111章 陇右鲜卑

奢延县,原是上郡北境。两汉时乃是匈奴、羌,胡,等游牧民族与汉人长期杂居之地。约莫后世的榆林地区。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二月,项羽自立为王,封秦降将董翳为翟王,占据上郡,称翟国。二年,翟国降汉,汉再置上郡。三年,匈奴右贤王南下,占据上郡肤施“旧塞”(秦昭襄王时所筑长城)。

元朔二年(前127)武帝北逐匈奴,收复河套。增置郡县,屡迁关东饥民于陇西、北地、西河、上郡等地。并将归降的匈奴、龟兹等国人安置于此,称属国,并设属国都尉监管。

太初四年(前101年),设龟兹属国都尉治所,并新设鸿门县,重置肤施县。

今汉仍袭旧制。永初二年(108年)南匈奴叛乱。五年,汉庭诏令上郡治所由肤施南迁至衙县。所领肤施、奢延、龟兹等县俱废。永建四年(129年)又将上郡治所迁回肤施。永和五年(140年),南匈奴联合羌、胡,再次攻汉。杀上郡都尉,占据西河、上郡等地,上郡治所再次南迁至夏阳。此后上郡北境被南匈奴及羌、胡长期占据,前汉所置诸县皆废。

奢延旧县,孤悬在外。旁有奢延泽,通奢延水。水草丰美,适合放牧。

此时的奢延旧城,城墙虽大半坍塌,城郭尚存。乃是胡人放牧的宿营地。胡人种类也不尽相同。最初是南匈奴,后为羌人长期占据,如今又有新主人入住。

自从刘备入驻长安大营后,便一直没有露面的戏志才,已悄然抵达此地。

随行之人,除了一队绣衣吏外,还有几个从临乡远道而来的陌生客。

“速去通报。主公大计成功与否,皆在此一举。”戏志才笑道。

“喏。”几位绣衣吏这便打马向城郭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