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页

刘御史说到了此计的另一个关键所在。

亦是陛下心中另一个疑问:“十万羌人,今归何处?”

百官急忙去翻看手中抄录的临乡侯上疏。陛下亦取上疏在手,在字里行间,细细寻找。

众人皆低头默念,大殿一时落针可闻。

须臾,忽听尚书令曹节低声言道:“启奏陛下,老奴似有所获。”

“速速说来。”

“且看此句:‘十四部鲜卑贩卖牛羊及两脚牲畜十万头,以充立国资费’。”曹节轻声读出。

此句本无不同。

立国自然要花很多钱。贩卖牛羊及两脚牲畜十万头,遂被众人略过。今再被尚书令曹节当庭读出,尤其在‘两脚牲畜’上加了重音。便立刻感觉不同了。

“两脚……”陛下幡然醒悟:“鲜卑可是将十万羌人贩给了……”

“临乡侯。”曹节咧嘴苦笑:“月前有司来报,有百艘明轮大船自奢延水入大河,驶向幽州。泊在了临乡南港。”

别说陛下,便是刘御史亦惊呆。

曹节又谄笑:“有此等眼力,财力,魄力者,必是临乡侯无疑。”

“捉贼捉赃。‘十万贼赃’远在临乡,数千里之遥,羌人又如何能得知……”陛下喃喃低语。

偷看陛下表情,曹节这便小心陪话:“正因找不到一家老小下落,羌人才无法与苦主当面对质。更无从得知‘着匈奴衣胡’究竟是何人假扮。此事,便成了一件无头公案。久而则不了了之。虽无实据,可猜忌的种子,已在羌人心中生根发芽。而掠走羌人家小的‘着匈奴衣胡’亦需时刻提防,与羌人划清界限。如此一来,虎狼无法勾结,互相暗中敌视,君侯此计圆满达成。”

卢尚书又道:“虎狼相峙,皆不敢轻举妄动。旦起冲突,必乞汉庭理论。正如西域长史府,之于西域诸国一般。汉庭居中调停,或偏鲜卑,或偏东羌。因时因势而动,则可立不败之地。”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