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页

诸侯原本各有封地,南北朝改为遥领;隋唐改为食禄不封疆;明代就藩不临民;清代藩王不离京城。

作为最后一个裂土分封的封建王朝的一名高贵的列侯。

刘备本就有三百里富庶临乡,治下有城池十座,民众百余万。

料想,陛下定不会把他徙封别处。

原因不复杂。刘备和陛下有深切的共同利益。百余万民众,人税六十三钱的献费,每年陛下能收钱一亿。此钱直入中署。而不入国库。为陛下私人所有。

一旦将刘备徒封到别处。将临乡变成涿郡下一县,不仅人税六十三钱的献费再不可得,临乡一地税收亦皆入国库。从此与陛下再无半分干系。

家国天下。

穷了自家,富了人家。

如此本末倒置之大缪,精明如陛下,又岂能会犯?

增封是必然的。

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刘备的新封地,定是以原有旧封地为中心。摊大饼一般向外扩张。

如遇临近封国,则需避过。绝不能将他人封地,归为己有。

临乡周围大的封国,有中山国,河涧国。次一些的有安平国,逎国。小的封地更多。

尤其是虎踞幽州南界的河涧国和中山国。完全堵死了刘备南下增封之路。两国国君皆无错,陛下又岂能夺他人之地分给刘备。

往北便是涿郡郡治涿县城。往西又有逎国拦路。想来想去,只能向东。

“安次县?”陛下亦皱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