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祖,曾晟,张虬、张蛟兄弟。”胡玉脱口而出。
“海贼郭祖寇暴乐安、济南界,州郡苦之。”乃是与管承并列的海贼王。
“阳嘉元年(132年)二月,海贼曾旌等寇会稽,杀句章、鄞、鄮三县长,攻会稽东部都尉。”
曾晟乃海贼曾旌之后。
安帝永初三年(109年)七月,天师道海贼,渤海郡人张伯路,冠赤帻、服绛衣,自称“将军”,率青州三千余众反,寇略沿海三州九郡,初被侍御史庞雄镇压,降而复叛。永初四年,张伯路称“天帝使者”,冠五梁冠、佩印绶。以三百余人与勃海、平原的刘文河、周文光乱军联合进攻厌次、高唐。朝廷遣御史中丞王宗、青州刺史法雄,调发幽、冀郡数万军队前往镇压。贼军战败,转至海岛。永初五年四月,再被法雄所败。贼众退返辽东,张伯路为当地豪强李久等击杀,众皆散去。
张虬、张蛟兄弟,便是张伯路之后。
“三支海贼,皆以郭祖马首是瞻。”胡玉最后言道。
第130章 不可定期
“此何人也,为何我从未听闻?”甘宁亦为水贼,却从未听说过几人。
胡玉答道:“曾晟、张虬、张蛟,皆是反贼后代,为避官府,平日隐姓埋名,自相号字。曾晟身长浓须,称‘左髭丈八’。张虬额有异骨,称‘牛角’。张蛟面黄,称‘黄龙’。”
“原来如此。”甘宁恍然大悟。
既有山海之盟,也就意味着,海贼和山贼早已互相勾结,沆瀣一气。登船为海贼,登岸为山贼。彼此帮衬,壮大声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已不分你我。
也即是说,海贼联盟,其实是山贼与海贼的大串联。这份真实存在的盟约,便唤做“山海之盟”。
作为天师道海贼张伯路的后人,张虬、张蛟兄弟与太平道关系密切。因为山海之盟的存在,可以预见,盟约内的海贼山贼,多半与黄巾贼暗中勾连。
“依你之见,盟中何人,可行招募,为王上所用。”甘宁又问。
“郭祖。”胡玉想了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