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页

今,延阴、夏阳、佩阴,三城无长吏,陈纪便举荐了三人。

陈群与崔林,皆少年长吏。初各为城长,政绩常名列前茅。听闻与二人并称,王太妃这便召来相见。

恰逢大朝会,蓟国文武百官,齐聚一堂。三人对答如流,颇有建树。引得众臣赞许。饶是各千石城令,亦纷纷点头。

于是,当堂拜为延阴、夏阳、佩阴三城之长。杜袭守延阴,赵俨守佩阴,繁钦守夏阳。各秩三百石,‘铜印黑绶’。各赐铜钱五万,蜀锦十匹,四季朝服及“匹马轺车”一辆。

三人同为主政之官。继崔林、陈群之后,再次轰动学坛。

话说,阳乡长崔林与新昌长陈群,辖下已纳流民过万户,辟田一万顷。待蓟王就国,便会擢升为城令。坐享千石高俸。

晋升之快,如何能不让人艳羡。

颍川一地,实在是藏龙卧虎。

“颍川(多)才俊”,遂成典故,天下皆知。

如前所说。黄巾逆乱,民不聊生。若不想裹挟为寇,只能举家逃亡。青冀二州之人,皆北上蓟国。兖豫二州,多避入关中。南下江左,亦不在少数。

流民一旦北入蓟国,则不愿再归。

而豪强大族,虽也避入蓟国,却不肯久留。

原因很简单。还是利益取舍不同。流民家徒四壁,迁居蓟国后,得宅一座,得田一顷。从此衣食无忧。

而豪强大族,如何能看得上区区五十亩良田。于是听闻三国光复,国中豪强大族,这便举家返回,讨要田产宅院。皆是利益使然。

待三人落座侧席。又诏郭祖入殿。

“封郭祖为校尉,号:楼船。秩比二千石,‘银印青绶’。另赐黄金千两,兵甲一套、战袍十件、四季朝服及西极宝马‘荏铁’。”靑白杂毛曰“青骢”,一名“荏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