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页

再细想。蓟国与冀北数国毗邻,无从扩土。涿郡已割过半,亦不忍再下狠手。唯有渤海郡,或可分与蓟国。

天下大乱,唯有幽州一地,清平乐土。富庶之地,又皆在蓟国境内。督亢秋成,已在眼前。不出所料,本季又当大熟。

天下饥荒,饿殍遍地。粮价奇高不下。唯有蓟国,一石谷仍贱卖三百钱。唯一区别,便是换成蓟国上币,四出文钱。若用普通五铢,则需千五百钱。还是涨价了。

但对蓟国百姓而言,价格不变。很简单。因蓟国一地,无论薪俸、还是庸金,皆先已换成四出文钱。

得益于完善的仓储制度,还有更加完善的宽法严律。蓟国豪商,无人囤积居奇。更无人敢推高粮价。

蓟国百姓依旧屯粮惜售。除非蓟王下令,否则市面上也无过多余粮可供屯售。

亦得益于钟繇千里屯田初成。今季蓟国共计有官田,八百万亩。以均产五石计,可得新谷四千万石。若以一家老幼计,足可养活数百万之口。

上计令陈逸,已命人详细计算。径三百里之雍奴,除去沟渠陂泽,及城邑海港。足可辟良田二千四百五十余万亩。如今所辟,不过三成而已。论屯田,蓟国实在是大有余力。

即便如此,钟繇亦屯田有功。蓟王自陇右传令。雍奴长钟繇与陈群、崔林,同升为城令,食俸千石。且王太妃已有言在先。若雍奴千里屯田终成,当升钟繇为蓟东尹。领三百里雍奴,三县十余城、港。

禁锢未除,已坐享千石高俸不说。二千石亦在望。钟繇焉能不大喜。

王太妃虽只许诺钟繇一人,然群臣却心知肚明。既有蓟东,必有蓟西。若再并土增封。蓟南,蓟北,亦未可知也。

能与二千石蓟都尹娄圭,平起平坐者,钟繇算一人。北海一龙必有一人。崔琰三友必出一人。颍川五杰当有一人。

蓟国二千石,可比万石高俸。千里沃土,足可养育千万国民。

为何蓟国上下,皆笃定必获增封。

究其原因。黄巾之乱时,陛下虽对蓟王颇多忌惮,百般掣肘。然,此一时彼一时也。天下太平,无宗室可趁乱而起,夺取皇位。便是蓟王,亦不例外。帝位传承有度,宗室无法觊觎大宝。参考陛下心中的危险算式。蓟王已从首位,退出三甲之外。不再是陛下心头大患。后续还需蓟王,辅佐江山社稷,与大将军何进分庭抗礼。自当荣宠备至,位极人臣。

再者说来。平定陇右,亦是大功一件。更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才令董骠骑转危为安,得以凯旋。二功相加,必然增封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