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何进处,人数最多。宗正刘焉处,亦不少。蓟王刘备身边亦聚了不少。
陛下一眼扫过,果然泾渭分明。
刘备又道:“‘双方’,以手中朝芴计数,言及‘本方’优势之所在。‘三方’及群臣中‘大半’皆认为有理,便可置一枚朝芴在前。如此,待推演毕,以朝芴计数,胜负一目了然。”
“原来如此。”陛下聪慧,一点便透。
大将军何进,瞥了眼挤进中圈的骠骑将军董重,微微一笑:“陛下,我方已毕。”
“陛下,我方也已毕。”宗正刘焉不甘示弱。
见陛下看来,刘备起身行礼,再道:“此议乃宗正所出,当以二方为先。”
“应该。”大将军何进,颇高姿态。
“承让。”宗正刘焉,遂起身奏报:“‘重开州牧’头一利,可利‘拨乱安民’。”
作为第三方的刘备阵营,类似裁判,或者说中立阵营。对双方提出的‘利益条例’,进行评判。正如刘备所言,只需人数过大半,此条便可成立。可置一枚朝芴在前。
此举,类蓟国太学坛的博论。双方各抒己见,由旁听的恩师学子,共同评判。只从喝彩声响,便高下立见。
所谓“理屈词穷”,亦是此理。
只见大殿之内。双方慷慨陈词,各抒己见。由尚书令曹节,将条目依次书写在朝芴上。逐次排列。
先时,双方此起彼伏,踊跃发言。稍后,渐渐和缓。再后,各自苦思。亦有许多,前人已说过,或语义重复,皆未记录在案。
待无人发言。须臾,刘备起身问道:“诸君可还胸藏锦绣否?”
众臣纷纷回礼:“言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