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0页

排定朝位:各国会盟使,在宫内依同姓异姓、爵位高低顺序,置国君之旗。

歃血盟誓:割牛耳取血,歃血为盟。

祭祀:盟约各方共祭日、月、四渎、山川丘陵等。

飨燕:盟主烹太牢以宴饮会盟各方,有时还行“宾射之礼”。

少帝自东,秦后自西,升坛会面。“盟之为法,先凿地为方坎(坑),杀牲于坎上,割牲左耳,盛以珠盘,又取血,盛以玉敦(盛血器),用血为盟,书成,乃歃血而读书。”少帝年幼,蓟王代主行事,为“执牛耳者”。

盟书曰:“汉与秦,共承天命,永为兄弟之邦。”

盟毕,蓟王请秦后就坛之西南隅,帷幄中焚香为誓。誓毕,复升坛饮酒。献酬之礼(互相敬酒),各用其物,以将厚意而归。

百姓三呼万岁。

史称《平乐会盟》。

第096章 魂不守舍

《礼记·檀弓下》:“师必有名。”

平乐会盟,解决了义理乃至礼法上的“有名”。好比二人撕斗,另有第三人助拳。当事者必叫嚣:“干你何事?”

言下之意,我姐弟二人撕斗,与你何干。

那时,蓟王便可仗义执言:“罗马大汉,兄弟邦也。焉能坐视长姐受辱。”

围观百姓亦纷纷点赞:“兄弟助拳,理所当然。”

此便做,出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