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必出蓟王。”太后直答。
“完璧生子乎。”
“至今清白身。”
“大汉深宫,苟活不易。”
“如王妃所言,悔入宫门。”
“阿斗无辜,太后善待。”王妃取鬓上金步摇赠回:“此物乃太后为皇后时,所赐。今日,物归原主。”
四目相对,何后忽生自惭形秽:“王妃爱恨分明。妾,远不及也。”
“太后是主,岂能称‘妾’。”王妃目光清洌,洞若观火:“小弟赤诚磊落,恪守臣节。深敬太后,故步步退让,而非惧怕。阿斗之事,切莫再有。妾,言尽于此。”
“王妃之言,字字入耳。”何后回拜。
第145章 显山露水
牛山北坂。已用竹木建起高台,上立行营。可供二宫太皇并少帝,居高俯瞰。十里山水,尽收眼底。三山环抱,一溪旁流。沿溪谷两难浅滩,取迂回蜿蜒处,于一里之内,起座座滨水小台,上置坐榻一张。溪水自榻下流淌,触手可及。
少帝依次数来,不多不少,正好二十八台。
遂心领神会:“象九野二十八宿也!”
“‘天有九野,地有九州’。”窦太皇,欣然笑道:“敢与党魁同台者,当可象一宿也。”
二十八宿,自西向东: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七人比七宿。共组四象。合计二十八人,象二十八宿。便是坐榻方位,亦与之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