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3页

吐气压惊。程中大夫,重又缠紧锦囊。待稍稍平复,才知后怕:“此物大不祥。若为人知,女儿满门,必死于非命也。”

“此一时,彼一时也。”程璜摇头言道:“先前蓟王临朝,无人敢忤逆争锋。今二戚撕斗,人心思乱。社稷分崩,诸侯并起。待天时地利齐聚,我儿只需将此物遍示天下,必有人群起响应。那时,宰分天下,有其一也。”

“蓟王若醒,又当如何?”程中大夫再问。

程璜轻轻颔首:“蓟王忠义两全,恪守臣节。从未有僭越之举。只需我儿手握此物,据理力争。料想,饶是蓟王,亦不敢越雷池一步。”

“阿父所言‘一呼百应’,可是汝南袁氏。”程中大夫已想通一切。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便是族中后辈,如袁绍、袁术,袁遗,时下亦身居高位。

“然也。”程璜笑道:“待事成,我儿母凭子贵,(贵)不可言也。”

程中大夫流泪下拜:“阿父大恩,无以为报。”

“我儿速起。一家人,何须如此见外……”榻上程璜,渐无声息。

“阿父?阿父!阿父——”

第169章 以日易月

大长秋兼领尚书令曹节,故后十日。长信太仆程璜,寿终正寝,无疾而终。

中常侍,再去其二。

黄门式微,无可逆转。余下中常侍,唯剩赵忠、封谞、毕岚,宋典,四人,互不牵连,难成气候。以黄门令左丰为首,渐由中黄门执掌禁中内外。不出十载,黄门少令必为中常侍。不出二十载,黄门当复起。

如前所说。黄门附内而生。只需汉室仍在,必有黄门复起之时。

终归“天无绝人之路”。

蛰伏二十载,恢复元气。大权独揽,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