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袁绍这便接过董卓上疏,细观之后,面露疑色。
“洛阳八关,固若金汤。又得飞将吕布镇守,兵法云:‘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即便发关东健勇,倾力共击之。关内尚有二戚五万精锐,如何能破。故臣(窃)以为,后将军此计,断不可行。”
“中丞所言,正合朕意。”新帝轻轻颔首:“然,后将军疏中,似有未尽之言。”
“请陛下明示。”袁绍并未察觉。
新帝诵道:“后将军言,‘只需大军叩关,天下唾手可得’。”
袁绍焉能不知此句。本以为,不过是董卓自卖自夸,言过其词。得新帝指出,遂觉似另有深意。
袁氏兄弟非智谋见长。能与蓟国谋主比肩之关东智者,皆在曹孟德麾下。
于是,袁绍遂六百里传往兖州。
曹操不敢怠慢。遂开府议。
别驾陈宫,细看之后,传阅治中荀彧、主薄程立。三人乃曹操智囊。亦是心腹肱股之臣。
“如何?”曹操问道。
“新帝果然机辨。”无外人在场,陈宫直言不讳:“此中隐秘,饶是二袁,亦未曾窥破。”
“然也。”荀彧亦言道:“此乃董卓之计也。”
“计从何来?”曹操忙问。
“关东联军,若攻洛阳。料想,关内二戚兵马,必倾巢而出,守备雄关。至洛阳郭下,防备空虚。只需伏奇兵一支,莫约千众,趁机伏杀二戚于城下。洛阳必乱。”陈宫答曰。
“原来如此!”曹操幡然醒悟。略作思量,又问道:“二戚彼此争斗不休,出入皆陈列重兵。如公台所言,需千人方能得手。京畿之内,天子脚下,董卓何来一千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