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3页

“太仆何在?”中大夫问道。

“正在署中。”小黄门答曰。

“带路。”

“喏。”

有宫必有殿,有殿必有署。主官多称署长。如少帝所居玉堂殿,便有玉堂署。前玉堂署长张让,投河而亡。少帝新命中黄门继任。

永乐宫,前身为嘉德殿。此殿乃周时九龙殿,原址重建。九龙殿汉初已毁,只余九龙门尚存。九龙门沿御道,排列上、中、下,三铜柱。每柱三龙缠绕,故称之。乃嘉德殿正门。

先帝继位后,追认亡父为孝仁皇,尊母董氏为孝仁后,奉居嘉德殿,改称永乐宫。

永乐宫门,便是九龙门。

入偏殿与永乐太仆封谞相见。屏退左右,中大夫遂将太皇之命,娓娓道来。

“大难临头,唯不避刀剑,向死而生。”封谞咬牙道:“且回禀太皇,《起居遗诏》不日当双手奉上。”

“有劳太仆。”中大夫再拜而归。

事不宜迟。封谞这便安排人手,盗取《起居遗诏》。只需遗诏在手,董太皇自可联络朝野党羽,行废立之事。先前封谞颇多顾虑,恐延祸上身,不愿强为。如今生死关头,亦顾不得许多。诚如董太皇所言,时至今日,唯此诏可保命。

封谞历经宫变,侥幸得存。早与董太皇休戚与共。且黄门式微,老将至矣。此时再转投门庭,为时已晚。唯有搏命一击,方得一线生机。

话说,只需董太皇奉诏废帝,立王美人贵子“董侯”为幼帝。并携废立之威,垂帘称制,权倾朝野。自上而下,一干人等方可保后半生,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心念至此。封谞遂传语潜伏玉堂殿之黄门细作,搏命盗书。

玉堂殿坐落于永乐宫比,与之毗邻。正因相距过近,董太皇这才避走云台。云台高耸,易守难攻。隔崇德正殿,与玉堂殿遥遥相望。且暗藏密道,可通城外。此中隐秘,唯少数人知晓。若见事不可为,二宫太皇可由密道,直达马市胡姬酒肆,再经覆道,入辅汉大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