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6页

“好一个大忠似奸。”少帝不置可否。转而又问道:“太傅以为,蓟王忠于何人?”

“忠于大汉,忠于陛下,忠于万千子民。”杨彪答曰。

少帝面色稍霁:“蓟王心中,朕与万千子民,孰轻孰重?”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杨彪滴水不漏:“陛下与蓟王,同舟共济也。”

闻前半句,民重君轻,少帝已生不悦。待闻后半句,遂涣然冰释。言下之意,蓟王与陛下,乃是同船共渡之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覆舟,则俱亡矣。

“太傅字字珠玑。朕,受教。”少帝心悦诚服。

“臣,不敢。”杨彪又替蓟王,化解一场危机。

少帝遂以心中忧思相问:“东西对峙,文武分立。该当如何?”言指朝中西州武夫与山东士人之争。

“朝中只有党人乎?”杨彪循循善诱:“前左右车骑,今为外官。牧守幽冀。四方将军今皆在,陛下独用后将军乎?”言下之意,只需皇甫嵩、朱儁等,一众名臣重归朝堂,分担权力,分散火力。斗争立止矣。

少帝心领神会:“妙计。”

这便专开朝议。欲将一众名臣诏回。

散朝后。新任光禄勋,兼领司隶校尉,后将军董卓,纠结党羽,商讨对策。

“陛下何意?”董卓面色阴沉。

牛辅言道:“许是见百官整日劾奏不休,故遣人为将军挡箭。”

一众莽夫,有何远见卓识。纷纷鼓噪:“许,便是如此!”

只恨半生戎马,无人可用。董卓心中怅然若失:“若左右车骑,并三位将军归来。朝堂之上,焉有某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