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何所答?”董卓又问。
“答曰,朝廷之事,自有义父决断。某当奉命行事,不敢徇私。”吕布义正辞严。
闻此言,董卓涣然冰释:“我儿所言,深慰吾心。”
毕竟。王允等人,乃吕布告发。知必有一死,求吕布全其家小,亦是人之常情。俗谓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以己度人。吕布焉能留王允家小,自取其祸。
故董卓深信不疑。
第267章 老谋深算
上陵礼,于“正月五供”后举行。
五供,犹五祭。时指祀南郊、北郊、明堂、高祖庙、世祖庙。蔡邕《独断》:“正月上丁(四日),祠南郊,礼毕,次北郊、明堂、高祖庙、世祖庙,谓之五供。五供毕,以次上陵也。”
又据《后汉书律历志》载。上陵礼日,始于“昼漏四十八分六,夜漏五十三分八(清晨六点半左右)”。
换言之。上陵礼,最早亦需元月九日晨。上陵礼后,四方使节,纷纷离京。凡滞留京城,皆有所求。于是上下奔走,朝臣应酬不断。待朔望朝会(十五日),先前受人请托,皆在此时代为通禀。久成惯例。
如此算来,即便董卓力排众议,强推三司会审。多已过月半。
饶是恨之入骨,恐夜长梦多。最早,亦需元月初十后。方能杀之泄愤。且还需罔顾三司会审。
换言之。王允自初一,正月旦会时被拘押,直至腰斩弃市。足有十日之期,可供转圜。
明日,正月上丁。循祖制,需祠南郊。次北郊、明堂、高祖庙、世祖庙。开年五供,董卓必不得缺席。
且为万无一失。五供时,必有重兵拱卫。乃至上陵礼毕。六日之中,董卓对洛阳内外,并二宫掌控,当最为稀松。
凡上陵礼毕,再无大典。董卓轻易不入深宫。如其所言,“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龟缩不出,杀机难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