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4页

今日方知,郭林宗“隐君”之名,“名实相符,过人甚远”。建宁元年,郭泰闻陈蕃谋诛宦官事败而遇害,哀恸不止,于次年正月逝世,终年四十二岁。时“自弘农函谷关以西,河内汤阴以北,二千里负笈荷担弥路,柴车苇装塞涂”,万人奔丧。蔡邕亲为其撰碑文。

能被郭林宗称赞,“一日千里,王佐之才”。

王允能有今日之位,实属名至实归。

“陛下?”见董侯一时出神,黄门令左丰悄声唤道。

“嗯。”董侯闻声猛回魂。俯瞰群臣下拜,鸦雀无声。遂低声问道:“何事?”

左丰答曰:“太仆求问,‘万岁坞中积粮,可否悉数归于太仓’。”

“可。”董侯朗声答曰。

“陛下圣明。”百官齐呼。

“盗铸小钱,取祸之道。老臣窃以为,当重铸五铢。”王允又奏。

“可。”董侯亦无不可。

“禀陛下,上林并函园,皆可铸钱。”王允又问:“当归何处?”

“宜当由钱堡重铸。”四出五铢,天下贵币。董侯焉能不知。

“喏。”

第280章 天下贵二

诸事议毕,群臣下朝。

王允诛贼有功,声名大噪。百官得以复起,亦赖其保举。于公于私,屈居九卿,不合时宜。更加王允乃蓟王外舅。先前声名不显,蓟王又家大业大,外舅何其多也。故,众皆不以为意。如今王允诛贼首功,录尚书事,总领朝政。再得蓟王背后相助,必锦上添花,一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