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2页

“妾闻,儒宗曾言‘一国让’,假以时日,必为国之重器。”不料甘后竟知详情。话说,自携子北上,居于西宫。常借阅瑞麟阁中藏书,对国中风貌,耳熟能详。足见用心。

“‘五子三明,一国让’。”蓟王居中断句,众人这便醒悟。

“五子之田畴,今为漠北都护府,将兵从事。并将兵长史窦宾,守备冬宫,颇有功勋。为长久计。田畴率举宗族数百人,迁居北海苦寒之地,营深平险,敞地而居,躬耕自养。漠北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见漠北部族繁多,不服王化,不明法度。畴又立《蓟法》,定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北边翕(xi)然服其威信,漠北部族,并各遣译使致贡遗,畴悉抚纳。”蓟王将田畴功勋,娓娓道来。

蓟国官吏何其多也。然蓟王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明主之姿,何必多言。

“田子泰竟将宗族,悉迁北海。”甘后如何能不慨叹。

“正因田畴,迁宗族远赴苦寒。与漠北部族,共苦同甘。方令人心归附。”蓟王笑道:“‘五子’才德,知微见著。”

“既有大才,王上当择机调回国中。”甯贵人进言。

“无妨。”蓟王答曰:“年初上报,环北海,有暖泉百眼。只需善加利用,输往各城,四季采暖无虞。”

“竟有百眼暖泉。”甘后亦惊呼出声。

“若凿深井,当远不止百眼。”蓟王又道:“将作寺,内外嵌套,珍珠釉浆保温陶管,技艺大成。为夫已遣良匠北上。先前,环北海所造各部新城,年内当可改成温泉、石炭,二项供暖。”

“暖泉当有大利。”甯贵人亦赞。

华贵人笑道:“正是。”

甘后美眸情深:“东境诸郡守,莫非夫君有意‘荀氏六长’,并‘五子三明一国让’。”

“然也。”蓟王轻轻颔首。

“可有适宜之选?”甯贵人笑问。

“司马朗可为安昌守。”蓟王已有定计。司马伯达。淳朴宽惠,忠厚君子。年十六被举出仕,替田畴为葛城令。在任数年,政绩常为第一。更有“助造白波”,典出扬名。左右国相曾欲迁其为勃海相,领二千石俸。司马伯达却言,平生只为蓟吏。领安昌守,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