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若再行隐瞒,便是欺君之罪。伏德,遂将前后诸情,和盘托出。
董侯惊怖,可想而知。
倒是伏贵人,处变不惊:“何人所为。”
“乃出阿父。”伏德,实言相告。
“太师知否?”董侯猛然惊醒。
“未可知也。”伏德,如实作答。然此话有歧义。或言不知王太师,知与不知。或言,王太师,知与不知,亦是两可之间。
“此去何处。”董侯强压心头惊惧。
“滎阳,敖仓港。”
第274章 一门之力
“乃滎阳君汤沐邑。”闻是蓟国所辖,董侯心中稍安。
六神归位,董侯这才醒悟。不其侯伏完,欲求乃大。只需天子西归洛阳。甄都百官必然跟随。如王太师,曹太保,自不例外。然卫将军兼领兖州牧,曹孟德,如何肯弃一州之地,轻身上洛。曹氏父子,二缺其一,再无擅权之力。
“太仆好算计。”董侯一声叹息。只是,越俎代庖,先斩后奏。如此行事,置朕于何地?
见天子暗自神伤。伏贵人柔声相劝:“妾闻,甄都上公之争,朝政不出三台。王太师诛贼有功,社稷纯臣。然曹太保,多放(任)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聚敛)财物,侵掠百姓。颇多,黄门之风。闻太傅言,先帝时,正因十常侍乱政。雌鸡化雄,青虹下坠,方起蛾贼之祸。今十常侍未灭,‘死灰独不复燃乎’?”
此言可谓,直中要害。
忆日前,上公里道所见所闻。更加车骑大将军董重,私语进谏。董侯一时无语。
伏贵人言下之意。西去洛阳,乃辟祸之举。无曹太保,并卫将军曹孟德,父子把持朝政。政通人和,百废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