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王轻轻颔首:“贵妃,所言是也。”家国天下,兹事体大。何况,干系蓟国五百城港,二千万民。稍有不慎,大祸临门。
时至今日。蓟王距三兴炎汉,不过一步之遥。岂能一朝不保,乃至前功尽弃。若被史侯所逼,起兵篡逆。虽一战功成,易如反掌。然一世英名尽毁。明主行事,当面面俱到,尽善尽美。
“当做何为?”马贵妃求问。
“甘泉三卿,仍缺一人。”蓟王已有定计:“先前,陈大夫,不仕阿斗。当另择贤良,以仕之。”
“夫君,欲择何人为甘泉少府。”士贵妃笑问。
“未可知也。”有陈大夫,前车之鉴。蓟王心中,亦无可笃定。
蓟国,大儒学立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嫡庶有别,长幼有序。论蓟王身后,诸子人望。嫡长子刘封,无人可及。
三岁看老,再观后效。续蓟之国祚,全二千万民,护兄弟和睦。嫡长子封,足可胜任。
五帝,必有其一。
然。只为玄帝,世居苦寒,可乎?
毕竟,嫡长子。每每虑及,蓟王亦,于心不忍。
第114章 先擢为妃
蓟王命大通守顾雍,筑蓟北王都。比一里之回蓟王宫。蓟北离宫,足有二十一衢。占内城三分之一。唯恐,“天子守国门”。蓟王另设漠北都护府,开辟草原航道。不遗余力,向化塞上各族,归于王治。今又并,武牧、茏城、赵信三城,立郅居郡。并新筑大凌港,持续开拓,北部冰原。十载之后,待嫡长子刘封继位。料想,漠北至西域,乃至更西,皆为汉土。
广袤万里之地,分封嫡长子,可乎?
“夫君?”见刘备若有所思,士贵妃柔声相唤。
“条陈何事。”虑及嫡长子,蓟王未能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