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太医令出殿。
永乐太仆封谞,不解求问:“太后,何意?”
“王美人,有宠妊身。前日陛下言,若王美人为何后所害,贵子乞朕养之。”董太后这便道破天机:“朕已命永巷令,择宫生子,养于永乐宫中。号‘逐鬼童子’。当可蔽人耳目。”
“‘蓬蒿不成槚’,‘鱼目岂为珠’?”闻董太后,鱼目混珠之计。永乐太仆封谞,出言苦劝:“不如,服药除之,以绝后患。”
“依计行事。”董太后,心意已决。
“喏。”封谞,毕竟汉室家奴,岂敢忤逆天子生母,永乐太后。
然封谞,亦深知董太后为人。
“城上乌,尾毕逋。公为吏,子为徒。一徒死,百乘车。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石上慊慊舂黄粱,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
董太后,知王美人必死。欲行『鱼目混珠·偷天换日』之计。以腹中胎,代美人子。窃取大汉帝位。如此,即便天子早崩,汉帝亦不出董氏家门。
后世谚曰,“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矗立永乐阶前。永乐太仆封谞,不禁仰天长叹。此事若为天下知。我等,恐死无葬身之地也。
然惊怖之余,又生窃喜。若永乐太后,心想事成。某家亦得,一场大富贵也。
终归,“富贵险中求”。
心念至此,这便去寻永巷令,索要适龄宫生子,充填永乐宫。行鱼目混珠之计。
稍后,董太后自去西园,与天子相商不提……
王城钟阙观,自鸣钟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