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把酒言欢不言愁。
西宫皇英殿。
闻王太后亲临,二宫太皇,急忙出迎。今时不同往日。虽贵为帝后,却极尽谦卑。平礼相待。
宾主落座。
王太后先言:“事已至此,太皇何言?”
王太后此来,乃言及利害。贾文和所求三人,皆已就位。天下无不拭目。若有不利,悔之晚矣。趁早吐露详情,或可转圜。免公审定罪,无从消解。
“妾,无言。”董太皇,讳莫如深。至今不肯,吐露实行。
“蓟王乎?”王太后忽问。
“妾,无言。”董太皇,泪目下拜。
“王太后,少安。长姐,必有所难言也。”窦太皇见状,亦于心不忍:“许,亦不知隐情。”
“不知隐情。”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换言之,董太皇非与人私通,乃为人所污。且与人苟且时,董太皇并无察觉。
“然也。”窦太皇,柔声答曰。
如此,王太后这便定计。董侯身世,唯公审可断。
“公审”一词,语出《慎子·威德》:“蓍龟所以立公识也,权衡所以立公正也,书契所以立公信也。度量所以立公审也,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凡立公所以弃私也。”本意共同标准,后引申为公开审问。
临行前,窦太皇又问:“王上,何所言?”
王太后答曰:“蓟王亦欲知,董侯何人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