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硬着头皮在马上施礼道:“臣,车臣汗硕垒,觐见大明皇帝陛下!”
数年前,喀尔喀三位大汗向满清称臣,现在清廷不行了,车臣汗自然不会认账,向大明称臣只不过是换个对象而已,轻车熟路。
面对这老黑子,朱慈烺十分镇定,谈判嘛,就要强势!
他冷冰冰地说道:“既自称臣,为何围我大明军队?想造反吗?”
车臣汗没料到,自己本是客套话,给对方一个台阶下,然而这位年轻的大明皇帝竟是如此强势,一句话就把自己给问住了。
貌似,这里是漠北啊,是自己的领地,怎么犯境的明军还有理了呢?
不过车臣汗不敢强硬,更不敢跟这么多明军强撸一场,毕竟漠南蒙古的实力不弱于漠北,明军能横扫漠南,打漠北难度应该也不大。
再者车臣汗前几日听闻,还有一部明军灭了漠南昭乌达盟和敖汉部后,一路北上,目标便是漠北自己的领地……
面对强势的明军,车臣汗吭吭哧哧地回答:“大皇帝息怒,这完全是个误会,臣听闻有军队进入肯特山,以为是北面的罗刹鬼又来了,误会一场!”
朱慈烺品析这句话,觉得车臣汗这个“又”字用的好,说明漠北三部也没少挨俄国毛子占便宜,看来大明倒是可以和漠北三汗结盟,一起打毛子收西伯利亚。
想到这里,朱慈烺的语气渐渐变得缓和,与车臣汗简单聊了一些俄国毛子和漠北之事。
在一番暗示之下,车臣汗非常识相的主动提出,要依附大明,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朱慈烺知道,想要收服漠北不能着急,得慢慢来,当即同意了,并要求车臣汗说服土谢图汗和札萨克图汗,整个喀尔喀蒙古一起依附大明。
作为回报,大明将会在漠南建立几座城池,用于蒙古各部之间的贸易站点,还会开放九边之地,让蒙古各部可以与关内进行茶马贸易。
茶马互市等贸易,是极为有效的治边政策,可以维护边境的稳定。
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的优势就是炼铁技术以及国力,冶铁技术让大明甲坚兵利。
所以大明对周边虎视眈眈的民族都是贸易限制的,目的就是不让蒙古获得足够的军用物资来威胁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