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爱惜自己名声的人,喷子往往是最好的利器!
杨士聪找了一批善于言辞的文官,让他们直接上奏折骂于成龙,还在各大报纸上疯狂扣屎盆子,更多的是对他工作的质疑。
学过辩证法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换不同角度可以说出花来,就如同庄子和惠子的辩论: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回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再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就这样循环抬杠。
于成龙是个重名利的人,自不必说,马上写文章反驳喷子,双方你来我往的折腾,十分热闹。
按照常理,喷子们无脑喷,没有干货支撑是站不住脚的,这场斗争应该以于成龙的胜利告终,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于成龙败了。
原因无他,朱慈烺被手下这两拨人骂来骂去的烦透了。
他当时正在一心一意地部署全面征讨沙俄的战事,哪来那么多时间理他们那些个破事?
可要是不管,这事还得闹,于是朱皇帝出手收拾了一拨人。
于成龙运气不好,他挨了第一棍,朱皇帝传他立即觐见,然后不由分说将他骂了一顿,说他不干正事。
于成龙懵了,我工作一向兢兢业业,怎么就不干正事了?你这不是故意找茬弄我吗?
要是换了杨士聪,挨顿骂只会低头认错,遇到皇帝故意找茬的,他还得认真分析一波,皇帝骂他的真正原因,即便没有特殊含义,也要吸取教训,避免下次踩坑。
可于成龙不懂,他似乎也不想搞清楚皇帝为什么骂他,还不肯罢休,竟在乾清宫顶了一句:“臣近日身体不适,无法主持吏部京察,希望陛下恩准臣回乡养病。”
什么叫刚正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