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朱由榔决定稍作调整,将士兵的间距变成手肘之间相接的宽度,也就是在半米左右。

这也是为了适应燧发枪的特点。

相对而言,滑膛燧发枪阵的阵型不需要太紧密,比较疏散的阵型反而容易发挥威力。

整个燧发枪阵呈三排,三排横队既保证了充足的火力,又能保证后续力量,可谓两全其美。

当然,这需要大量的训练,以使得后边的士兵不被前面的士兵挡住。

对于线列步兵的行军速度,也有很严格的要求。

一般来说是先以每分钟九十步左右的速度冲刺,慢慢减速到七十步。

哪怕是在休息时间搬运辎重时也必须按照这个速度行军。

这个规定看似有些严苛,实则是为了培养士兵们的执行力。

毕竟在横纵队转换时必须保持匀速,不然很可能导致队列出现严重的缺口影响整体行军。

从远古时代开始,方阵就是对付骑兵的大杀器。

唐代的陌刀阵,欧洲的马其顿方阵都是这个原理。

在冷热兵器交替时代也是同理,满清八旗的骑兵与其说是骑兵不如说是骑马步兵。

他们的作战方式不像蒙古骑兵那样是轻骑兵袭扰,而是重骑兵的进攻方式。

对付这种骑兵,最好的是方式是用慢性团方阵,由侧翼绕向中心实现横纵转化。

具体的行军方式变化种类有很多,可以根据场上局势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