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场有着无数明军和锦衣卫维持秩序,但同样也有着无数百姓前来观礼。这是朱怡成提前告知的,他这个皇帝还都不可能把百姓驱离,他要所有人知道他这个大明皇帝是如此还都又是如何入城的,这代表着他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整个大明的威严。
但廖焕之实在是担心会出现意外,尤其是现在朱怡成的举动。见到如此连忙提醒道,朱怡成自然明白他的担心,再深深看了一眼后说了声“入城”这才放下帘子坐了回去。
在坐回去的一瞬间,朱怡成心中突然间想到了一段历史,那就是当年始皇帝巡游被刘邦遇见的那一幕,那时候还是小小亭长的刘邦望着始皇帝的车驾,由心里升出一种“大丈夫当如是”的感觉。
也许现在,在四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也有人会如此想吧。不过他朱怡成不是始皇帝,他的大明也绝对不会是二世而亡的大秦,这个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刘邦更不会有项羽,所以他的大明帝国必然会千秋万代永存。
第0828章 奉天
按礼仪,皇帝入北京即位必要从大明门入至奉天殿,这代表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威严。
历史上为了此事还曾经在嘉靖朝开朝当初闹出过大事,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礼仪事件。
不过朱怡成不同,因为他不是新登皇位,而是由南京还都北京,所以这路怎么走朝中礼部官员有过争论,有的提出按皇帝出征归来的仪式,但有的也认为依旧应该走即位的路,甚至还有人为了讨好朱怡成变着花样弄出了一套繁琐之极的路线,这些最终送至朱怡成处后由他来决定。
朱怡成最终选择了由大明门入宫至奉天殿的路线,至于其他礼仪方面他直接去掉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保留最基础的一些。朱怡成可不想让自己受折腾,他的话礼部哪个敢不听?何况廖焕之也明白朱怡成的脾气,当即就按皇帝的要求去办了。
至于奉天殿,这个殿在嘉靖后被改名为皇极殿,后来满清入关后又改成太和殿,是皇宫三大殿之一。
孙嘉淦至北京后着手对宫中重新调整,所谓的太和殿自然也必须改回来,但怎么改还是要由朱怡成来定夺。
对此,朱怡成考虑后决定重改为奉天殿,这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朱怡成觉得在万历年间虽然有过张居正改革的中兴,可从整体来看嘉靖之后的明朝已开始逐渐走了下坡路,所以在后世对于明亡的争论有很多,有的认为明亡于万历,但也有人提出明实际亡于嘉靖。
不管怎么说,嘉靖之后前明日渐衰弱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朱怡成觉得嘉靖改名的皇极殿不吉利。再者奉天殿无论是名字还是其中的气势含义都更胜一筹,朱怡成自然就拍板下了这个决定。
进了宫门,里面就是皇宫的所在了,这时候朱怡成再也不需要继续坐在御车之中,他一揭帘直接从车里走了出来,站在车前的小平台上,望着四周的景色。
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不同的皇宫,庄严而又带着朝气,这同后世去游览故宫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放眼望去,让是情不自禁生出敬畏和气度不凡。
让朱怡成满意的是,孙嘉淦对于皇宫的修整很合他的胃口,在去掉了那些乱七八糟的满文和带着异族的装饰后,皇宫整体让朱怡成感觉亲切。看着这一切,他心中微微点头,孙嘉淦的确是一个干事的难臣,当年把他摆在顺天府是摆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