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很早就跟随郭鹏办事的青兖冀三州的寒门官员们也有相当一部分成为郭魏政权的高官,伴随着郭鹏地位的增长而不断增长权势。
其中最顶尖的自然就是曹氏、夏侯氏还有桥氏。
当然还要算上一个商人出身一点后台都没有的奇葩之中的奇葩——糜氏。
这些寒门家族受到郭鹏的提拔和照顾,权势很大,而且郭鹏非常乐于持续使用寒门人才,太学还引发了寒门和士人之争。
现在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寒门人才从太学毕业出来担任官员,士人们对此感到很不爽,但是也无可奈何,因为的确有那么一部分职位是士人官僚无法担当的。
他们的人数也没有那么多,并不能把整个帝国的官职全部填满,尤其在郭某人平白增加了乡村二级政府之后,士人们就更别想独霸官职了。
他们所能做的只有不断的向上,不断地争取更高级别的职位,以期占据整个帝国的上层,主导上层政治。
不过在现在看来,就算是上层政治也不是那么容易玩转的。
第1054章 不能让诸葛亮把问题扩大化
目前,魏帝国最顶尖的几大寒门家族靠着和郭鹏的姻亲关系不断地发展壮大。
在参谋台、尚书台、御史台和内阁之中不断占据职位,势头相当不错。
在中央,寒门出身的官员人数越来越多,在地方也不遑多让,整个凉州州府,一大半的属吏都是寒门子弟担任,包括相当重要的法曹职位。
就毛玠所了解的,士人官员多担任一地主官,而主官之外的职位则多为寒门子弟担任,这在魏国官场非常普遍。
有士人认为这是郭鹏限制士人权力的举措,不过这种看法并不普遍。
毛玠不这样看,无心也无力改变这个局面。
况且比起这个局面,他更在意自己能否从地方回到中央,在中央担任一个他看得上眼的职位,开始执掌天下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