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伍伟在旁边看了看叶天云道:“太极门的功夫你也看到了,以巧破力。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一个人一种打法,功夫多样性,所以你千万要小心。

太极如摸鱼,八卦如推磨,形意如捉虾。

太极如摸鱼,要如手探到水里般,慢慢而移。太极推手正如摸鱼般要用手‘听’,练拳时也要有水中摸鱼的劲,有这么一点意念,就能练出功夫来了。

八卦如推磨,除了向前推,还要推出向下的碾劲,八卦掌一迈步要有两股劲,随时转化,明白了这两股劲的道理,就能理解八卦掌的招数为何千变万化。

练形意拳时,要如捉虾般,出手的时候很轻快,收手的时候,手上要带着‘东西’回来,这‘轻出重收’回字便是练拳的口诀,千金不易。”

叶天云此时也看着场下,不停地点头。形意与太极、八卦同属内家拳,三者确实存在着不同。一会他就要大战内家拳。要说到哪家功夫最厉害,这也是没有绝对,任何一种拳法练到极至,都会十分厉害。所以练拳是要分人,哪怕是一些并不出名的流派,如果真正地练到了高深的境界,同样有威力。

叶天云看着对方的招式,场下的那个太极门选手大约能有六十岁,一身白衣,出起招来倒是潇洒之极,而与之对战的则是梅花门的武者。

梅花拳简称“梅拳”,也称父子拳,为僧门教派,历史久远,传说商代已经存在,属于历朝历代为皇家不外传的镇国卫家法门。

梅花拳不仅有其它拳派的武功,且容佛道儒三教思想。根据梅花拳根源经和梅花拳传承谱记载。梅花收元老祖,而第二代为张三省,传说在巫山羽化升天,当然这样的传说并不可信。

梅花拳自邹宏义始,才正式传播民间。清康熙年间,邹宏义的文武功法已练至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名声大振。他为了将梅花拳推向社会,将梅花拳分为文场和武场,文静武功,静能内生妙境,动则外达无极,一静一动,构成了梅花拳的整套文武功法体系。

拳谚曾说,五五生化鲜人知。一动生五动中奇,梅花本是五中武,明五自知梅花香。

叶天云看着两个人的招式,太极拳打得有声有色,而梅花拳也是寸步不让,不过以他的眼光看来,太极拳的武者要技高一筹。

叶天云只需要看上两招就知道结果,因为两者的实力相差太悬殊了。十招以后,梅花武者一出拳,而太极武者顺着来势将拳一带、然后紧接着身体一抖,近身便是一靠,将梅花武者身体靠飞后,又将其拉回来,连着肩、肘、掌,连着三下,全部击打在了梅花武者的前心。

梅花武者当时就被打得吐了血,太极门的武者向后退了两步,然后向四周抱了抱拳,示意赢得了比赛。

叶天云看到他出手也不禁摇头,这梅花武者肯定是好过不了,三下击打在同一个位置,这伤势没有个几年好不了,而且太极拳极富内劲,伤势都是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