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圆守寺的大雄宝殿与寻常寺院不同,一般寺院的正殿之中一般只供奉三佛,即“释家三尊”或释迦及其两大弟子迦叶、阿难,据说藏传佛教的正殿中供奉的是五尊佛,是为密宗的五方五佛。

而圆守寺的正殿供奉了七尊佛,左起依次为迦叶佛、拘留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拘那舍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皆端坐于须弥座上,通高七丈以上。正中的毗婆尸佛合座高达近八丈。每佛前左右各有一协侍相对而立,高近两丈。

如此高大雄伟的佛像,各个是那样的宝像庄严,使人一见便生崇敬叩拜之心。佛法无边,渡化世人,却也有这些泥胎雕像诺大的功劳。

大殿左右两侧,乃是或站或坐的十八罗汉像。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罗汉果。修持佛法的人达到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叫阿罗汉。

说来好笑,世人皆知的十八罗汉,其实竟是一个错误下的产物,因之成了中土特产。

据佛经上所记,佛陀曾嘱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槃,住世济人。公元二世纪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记载了十六位罗汉的姓名。此书传入中土,由唐时著名的玄奘法师(也就是西游记里的唐僧的原型人物)译出,因此本应是十六位罗汉才对。

哪知道后代画家画像时不知是什么因由却画成了十八罗汉,可能是把庆友与玄奘也画了进去,但在标姓名时,虽把庆友标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却重覆地把第一位罗汉的名字标在第十八位罗汉上。宋时即有人指出这一错误,然而却有些晚了,十八罗汉已经在我中土大地广泛流传开了。

第二卷 第三十七章 圆守寺(二)

题外话少说,此时正殿的三门大开,门外站着一群和尚,为首的是一个身材瘦小,生得慈眉善目胡须洁白,却精神矍铄的老和尚,正是圆守寺方丈了空大师。早在玄青诸道士刚入山门殿时,便已有小和尚通报了了空大师。

得知玄青观二号人物苍穹亲自带队到访,按照规矩,了空大师自然要摆下正式排场与各院首座在殿前迎候。

令了空大师意想不到的是玄青诸道怎地到得如此之快,按照圆守寺一向的规矩,访客须转遍全寺最后才会来到正殿,今儿个这是怎么了?

心下虽有些意外,但老和尚多年修行也不是假的,面上看不出一丝异色,口呼佛号阿弥陀佛,迎下台阶来,边走边道:“苍穹道友大驾光临,老衲深感荣幸,阿弥陀佛。”

苍穹也自打了个稽首道:“无量天尊,苍穹见过了空大师。两年未见,大师丰采如昔,实在令苍穹佩服。”说起来苍穹比了空还要晚了一辈,了空与玄青已故前掌门逍遥子乃是平辈论交。

两人寒暄两句,了空大师使人替玄青众道士安排住宿的斋室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