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安顺着溪流下山,曲曲折折走了两个多时辰,这才来到山谷中的小村落。
此时天色将晚,山上荒草迷离,暮鸦纷飞,小小的村落中数户人家俱是升起炊烟。武功小成之后,这几年间崔安的盐米衣物,俱是在这小村中购得。从村里人的闲谈中得知此地位于是北京城外的西山之中,距离京城尚有数日的路程。
这些年间崔安偶尔想到当日在天坛的遭遇,也是颇觉奇怪:那吕堂主曾说到“本教”二字,说不定便是拜月教中人,但他何以不在京城动手,偏生巴巴地把自己带到如此之远的西山?此事一直是难以索解。
从小村落继续下山,再走了一日方始走出深山,见到了人烟。一路之上为避过江湖中人的耳目,做了一顶带有面幕的斗笠,买马一路东行。
走出十余日,终于到了东海之滨。崔安久居内陆,这次初见大海,心胸都为之一宽。
此时暮色四合,海潮汹涌而至,片刻之间已淹没了崔安的腰际。
崔安使出千斤坠的功夫牢牢稳住下盘,细细体味这海水中暗蕴的力道。只觉得海潮看似汹涌澎湃,但水面之下迂回曲折、变幻莫测的力道与碧波内功心法暗暗相合,许多以前未曾想到过的精微之处都顿时展现在眼前。
霎时之间,碧波内功心法如同暗夜中的流星般一句句在心头流过,崔安只觉得眼前似乎大放光明,仿佛陡然间进入了一重新天地。这才知道这四年来自己在深山之中所学所悟的不过是碧波内功心法的皮毛,真正的精髓要在这万顷碧波之中慢慢体悟。
自从这一日起,崔安便寻了一处人迹罕至的海边,每日早晚在涨潮之时在海水中潜心练功。初时在水下一掌击出,只能将海水略略推动,练到三个月之后,已能将大股海水击出水面,声势甚为惊人。
再过半年,掌力到处竟能将海水击得四散而开,眼前出现一个尺余宽的无水空洞。崔安对碧波心法体悟愈深,那无水空洞便愈来愈大。练到后来,每当海浪涌来,崔安掌力掀起的海水竟然能与之相持片刻。
至此崔安终于明白了碧波内功心法的奥妙所在。此套功法名为“碧波”,固是脱胎于欧阳碧波本人之命,更是暗含此套功法是由海水力道变化而生之意。
欧阳碧波身为女子,所创武功当然不可走至刚至猛的路子。海水是至柔之物,但海潮拍击出的力度又至刚至猛。碧波内功心法正是体悟此道之妙,所谓刚即是柔、柔即是刚,较之武林中“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的内功心法要高明了不知多少。
回思碧波秘笈篇首所云:“浴日月之精华,驭阴阳之二气,非鬼神莫能屈也!”实在不为过誉。
参透此节,昔日在武当时觉得高不可攀的武当内功心法此时已觉不过尔尔。而悟出碧波内功心法的诀窍之后,崔安于碧波剑法、掌法又有不少进益。
不知不觉之中已过了两年,崔安自觉对海潮的体悟已渐渐到了尽头,今后若想功力加深,只能每日勤加修炼,而以海潮练功的助力却只能尽于此处了。
这一日崔安在海潮之中以一招“百川归海”击向碧波深处,掌力到处,一股碧沉沉的水墙向上飞起,与汹涌而至的海潮在空中迎面相撞,两股力道在空中相持片刻,终于“砰”地一声大响,水花四散飞出,声势猛恶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