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穿越者,他很敬佩郭靖为国为民的精神,为了保卫南宋毅然离开蒙古,甚至因此导致他母亲的死亡。
杨康和郭靖很像,作为汉人,他们都生活在异国他乡,是被异族养大成人的,可后来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他想去蒙古看看郭靖,看看他在蒙古的生活,至于要做什么,他还没想好。
对于这个和他关系特别的人,穿越者杨康有着一种别样的担心,郭靖超强的运气很可能在将来给他造成极大的困扰。
主角光环不是说说而已的,它是受整个位面保护的,而且在一个故事里只能有一个主角,双主角的故事很难吸引读者。
接下来便是如何说服完颜洪烈了,这是一次带有军事目的的行动,带着一个孩子有点太过儿戏了。
荣王完颜洪熙倒是很喜欢杨康,应该没有问题,可是完颜洪烈……
找包惜弱说情肯定不行,如果让包惜弱知道杨康要去大漠,她会第一个反对,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这次很可能有危险。
那只能找耶律楚材了,作为老师,他有一定的建议权。
“父王,师傅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儿看书中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便想到那里去看一看。”杨康在一次作业检查中,壮着胆子说道,“这次父王和三王叔到大漠去,孩儿也想跟着去长长见识。”
完颜洪烈会定期检查杨康的学业进度,他本身精通汉学,五岁孩子的学科作业对他完全没有难度,他很满意杨康写的策论,虽然观点有些幼稚,却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这是皇族子弟应该有的态度。
如果一个皇族子弟整天满口仁义道德,讲求民生,为百姓谋福利等等,那是读书读傻了,或者说那是臣子们该做的事情。
听到杨康的请求,完颜洪烈转身看向耶律楚材,想要征求一下他的意见,或者说想看看这到底是杨康的真实想法,还是耶律楚材在背后的推波助澜。
耶律楚材此时已经通过完颜洪烈的考验,正式成为幕僚团的一员,面对完颜洪烈,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让小王爷去见识一下也好,这些事情总是要经历的。”耶律楚材平静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