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

金国皇帝完颜洪烈也是这样想的,大宗正府没有这么大的胆子,这是挑衅皇室尊严,挑战他的底线,完颜洪烈因为新皇子降生的好心情顿时烟消云散,他手下负责监察民间言论的御史看着脸色铁青的皇帝,诺诺不敢言。

最为郁闷的还是杨康,他想不通到底是谁想要置他于死地,他虽然有过这种想法,但这样大力的宣传出来就不好了,这不是逼他走上绝路么?

娄师道原本已经准备离开长安城了,他还要去到那些起义军那里发展势力呢,不过这件突然冒出来的事情让他留了下来,他觉得这个出招的人实在是太阴毒,也太高明了,只是一个故事便把金国搞的鸡犬不宁,他隐约觉得这个人应该来自漠北。

更让他好奇的是这位英王殿下的身世,若是真如戏中所言,这位殿下是一个汉人,根本不是金国的皇室血脉,结合小曲儿讲述的事情,娄师道有些明白为什么中原的武林高手会出现在这位殿下身边了,原来他们是想曲线救宋国啊。

这件事真是太有意思了,娄师道抱着看戏的心情继续留在了英王府。

在这个故事传播了大半个月后,金国皇帝完颜洪烈以有伤风化为名发出了禁令,凡是讲述和表演这出戏的都是重罪,全部流徙到辽东充作奴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决不允许这出戏继续上演下去,这明显是在打脸啊。

然而正是因为这出戏被禁,更加引起了百姓的好奇,这是百姓的普遍心态,越是不让看的越想去看,于是民间谣言四起,说英王殿下不是皇帝的亲生儿子,说英王殿下意图谋反,说皇帝正想杀英王殿下……

总之,各种猜测纷纷扰扰,百姓的悠悠之口,如何能堵的住。

这一切都在耶律楚材的预料之中,有些谣言还是他让人传播出去的,谣言止于智者,但百姓最容易轻信的便是谣言,耶律楚材算准了这一点,接下来就等着那位学生做出选择了。

第二章 攻心之计

杨康坐在书房内,看着眼前杯中的清茶,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仔细的思虑着。

他知道外边的传言,也知道无法堵住百姓的口舌,可他不知道完颜洪烈是怎么想的,无论朝野上下如何猜测,只要完颜洪烈不准备杀他,那他就是安全的,问题是完颜洪烈真的不准备杀他么?

他没有把握,十年的相处让杨康比任何人都了解完颜洪烈,他的性格中有部分是在完颜洪烈的影响下形成的,金国皇帝完颜洪烈具有枭雄人物的一切特征,狠辣无情,杀伐果决,同时猜忌心颇重,极难相信他人。

杨康设身处地的想着,若是自己是完颜洪烈,会如何做?他会容忍一个将来可能威胁到他儿子性命的人活着么?

英王殿下猜想过编写这个故事人的身份,这个人清楚的知道郭杨两家的往事,清楚的知道赵王府的过去,清楚的知道金国朝廷的内幕,关键是此人清楚的知道杨铁心还活着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