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页

“陆展元呢?”李莫愁冷冷的问道。

“正在大牢里受折磨呢。”皇帝陛下心情愉悦的答道,“作为一个探子,不仅没尽到自己的职责,还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是不是应该受到惩罚?说起来这其中还有公主殿下的一份功劳。”

“你……”李莫愁指着杨康,一脸愤慨。

眼看双方一见面就要闹僵,慕容烟赶忙阻止了二人,询问起李莫愁这些日子的进展,古墓派大师姐按照慕容烟的交代一路奔波来到西夏国,联络上对李承祯忠心之人,了解到哥哥的最新境况。

自从对蒙古妥协之后,李承祯成了西夏国的傀儡皇帝,还有一班原西夏国的大臣,表面上维持着一个皇朝的模样,实际上这些人不过是混日子罢了,西夏国的所有政令皆是出自蒙古人之手,随着蒙古对西夏统治的加强,已经有废除西夏皇室的打算,把西夏国并入蒙古国的版图。

西夏皇帝李承祯这三年来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这是在迷惑蒙古人,蒙古人不愿意看到一个励精图治,发奋自强的傀儡皇帝,同时他也是在放纵自己,处在那种压抑的环境下,若是还不能发泄一下的话怕是会像他的前任那样忧虑惊悸而死。

习惯正是这样慢慢养成的。

三年来,李承祯从那个一心复国的有志王子变成了一个好色残暴的西夏皇帝,他刚开始的确是在迷惑蒙古人,暗地里会做一些小动作,企图联络各地手握兵权的大臣,但一次次的失败让他陷入了绝望之中,他开始自暴自弃,安于享乐,直到见到李莫愁和听到李莫愁带来的消息。

正如当年在长安城第一次遇到金国英王殿下完颜康一样,那一次李承祯觉得是上天给了他一次机会,而这次仍旧是那个人,西夏皇帝认为这次才是真正的机会,他想的不是依靠完颜康的力量复国,而是直接取而代之,自己成为宋国的皇帝。

既然完颜康可以篡位成功,那么他也可以。

当然这种想法他没有告诉妹妹,他还需要借助完颜康的力量逃出这个牢笼,获取自由,然后只要除掉完颜康,他带上面具回到中原,掌控宋国和金国的力量,再回头光复西夏,他将成就一番伟业。

杨康听着李莫愁的介绍,心中盘算开来,他并不是真的想救出李承祯,而是想杀死李承祯,李承祯已然知道了他的秘密,若是告诉蒙古人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么就要先从西夏皇宫中救出李承祯,然后把所有知道内情的人全部除掉。

从皇宫中救出李承祯并不难,难得是逃出中兴府,上一次是因为杨铁心的关系才侥幸逃脱,作为逃跑专家,杨康不愿意把希望寄托在这种偶然性的事件上,所以要做好万全的逃亡计划,他可不想再一次被蒙古铁骑追杀,那滋味绝不好受。

慕容烟去联络旧日的部属,期望能获得支持,杨康则去了中兴府的一座袄祠,也就是袄教的庙宇,自从唐朝会昌五年唐武宗李炎灭佛以来,袄教在中原地区便逐渐式微,反而在西域一带昌盛起来。

摩尼教和袄教在信仰和仪式上类似,都崇尚光明和火焰,信徒们辨识不清,统称为拜火教,相比较而言,袄教在西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娄师道便利用这一点让明教教徒渗透到袄教之中,逐步掌握各地袄教的袄祠,为他的西域大攻略做准备。

杨康来到袄祠之中,联系上了明教在此地的负责人,是位袄祠中的阿匐,这些人是娄师道重点培养的对象,一旦明教内部的大清洗完成,统一了思想之后便会走上扩张之路,这些明教信徒到时候就是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