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之盟是本书的重点,而且这个会盟在本书中不是只开一次那么简单,可以说每次的嵩山之盟都是江湖割据发展的转折点,在仗剑系列中亦是如此,嵩山之盟是维持这个江湖稳定的关键。
而行云因为所处地位的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剧情发展,行云的地位自然会随之改变,就好似行云刚出场时与现在的地位不同一样),对于他来说,参与的程度也就不同,也就是说本次嵩山之盟,行云不可能过多的参与进去(指决策与内幕),因为他的地位不够。
所以这次的嵩山之盟,俺有的地方会写的简单些,原因是以上所述。就好比这章的昆仑派掌门拜访,行云便不知道他们与自己的师祖说了些什么,也不太关心,这对于行云目前的地位和心态来说是正常的。
行云在不同的地位下接触到的信息程度不可能相同,在现在,行云的武功再好,一个青城派的行字辈弟子也不可能参与或者得知整个江湖最高层的会谈内容。
只有日后他再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并且转换心态,才可以参与进来。所以现在行云更多的是与他同辈的年轻人接触。
以上为俺的思路,提前说明一下,免的大家觉得在描写本次嵩山之盟的决策过程上过于简单,呵呵。0(_)0
第167章 为显师门重上路(八)
行云见到垣晴也很是心喜,忙与他见了礼,口到:“当日与垣师兄并肩一战,行云受益良多,日后如在教授还望师兄指点。”
垣晴摆手笑到:“那日云师弟对马亭海时所施展的武功,着实是令我汗颜啊,师弟的武艺早就在我之上了。”
众人听垣晴竟是如此夸赞行云,心下不由得重新估量这个还不到十七岁的少年来,因为毕竟几日后的嵩山剑试上,他也可能是自己的对手。
这时行云在小姑娘常沁诗的介绍下,与期于众人一一见礼。
这些年轻人本就已经从江湖传闻中得知行云的实力和他们差不多,再加上方才垣晴的夸赞,心中更是重视起来,而且行云又是名门弟子,所以众人也自然是相当的客套,除了陈默仍然冷冷的外。
陈默此时的脸色不是很好,看的出与朱葛一战后的伤势还没有完全康复,也不知道是不是会影响之后的剑试,此时看到行云,更是将脸扭到了一旁,行云见到,心中也有些恼了,暗到:“这人好生无理,那日明明是他偷袭于我,怎地反到似我对不起他的样子?”
当下刻意跳了过他后继续与众人见礼。
行云毕竟是年轻人,就是泥人也有三分土性,更何况行云本性并不是逆来顺受,只不过是早期生活所迫罢了。
在场的年轻人不见得江湖经验多么丰富,但一个个却都是明眼人,此时自然是看的出行云与陈默二人有问题,不过除了常家兄妹与垣晴外,其余众人互相间并不是很熟悉,自也不会来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