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同伙的两敌,坐倒地上,头昏脑胀,刚推开被制族人似重逾千斤的身体,龙鹰已收拾了其他人,移至近前,左干右坤,两人应护臂倒地。
接着龙鹰往后疾退,贴上登上第二层的楼梯入口旁的墙壁。
三个人疾扑而入,哪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给从后闪出的龙鹰以闪电的手法制伏。龙鹰又移往一个窗旁,未卜先知似的将一个穿窗而入的秘人,趁其仍凌空未着地的一刻,点中他多处大穴。
第二层楼面尽是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被制秘人,主动权落入龙鹰手中。
破风声四面八方传来,显示把守山头和戍堡的秘人,全往打斗声传出处赶来。
当日龙鹰凭一道桥的特殊形势,杀得法明四大弟子弃戈曳甲的败逃,现在的古戍堡,便是他另一道“桥”。
堡外的人,从下层蜂拥登阶,龙鹰已从另一边扑上戍堡第三层的阶梯。
此际的形势是敌明我暗,敌乱我整。
龙鹰从登上山顶的一刻,就牵着敌人的鼻子走。照常理计,龙鹰应是先收拾堡外的敌人,再攻堡。若要攻堡,也该由下层攻上去或由堡顶逐层攻下来。岂知他不理上下两层敌人夹击之险,先硬闯第二层,当成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收拾第二层的敌人时,事实上大局已定,任对方如何人多势众,个个骁勇善战,因着戍堡的特殊形势,秘族战士重蹈法明四大弟子的覆辙,只余被制伏的命运。
若正面硬撼,龙鹰肯定没命,但群战变得接近“单打独斗”,谁是魔门邪帝的对手?秘人的沙漠战术,更是无从发挥。
在登上第三层的暗黑梯阶里,冲下来的九个敌人乱成一团,被龙鹰逐一收拾,下一刻他又回到下层进入阶梯处,将奋不顾身扑进来的敌人一个一个制伏。
也不知弄倒了多少人,忽然静寂下来,只有堡顶的大望台隐隐传来喘气呼吸之声。
龙鹰在大望台一边的围栏现身时,该处的七个战士,人人弯弓搭箭的瞄准入口,期盼能对闯上来的龙鹰喂以劲箭。
到惊觉敌人出现另一边,纷纷改向发射。弓弦急响,劲箭“嗤嗤”声中,龙鹰从围栏弹起,避开所有箭矢,往左方两敌凌空下击。
两人骇然抛开大弓,拔刀迎击,几乎是同声惨响,虎口爆裂,马刀堕地。原来龙鹰祭出乌刀,又趁对方是仓卒反击,未能用足力道,魔劲加上乌刀惊人的重量,两人哪拿得住刀?
龙鹰足踏实地,两敌旋转着往外抛跌前,早被他以刀尖点中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