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有两条路,学练走的是继承之路。然而选择继承者,脚下有可能是巨人的肩,也有可能是驼子的背。
成就武功还有一条路,就是不练武功。
不练武功,练什么?
练知己。
古人之所以能够创拳,是因为那个时候很少娱乐,所以能有时间静下心来观察生活、体察自我。后世少有宗师,不是人变了,是心乱了。
一拳打来,常人都会本能性地闪避,但往往不够利索,在柴上划一道线,斧头下去,偏偏就劈它不准,这就是身体自控力差,仿佛一枝“不整齐军”,大帅下令,士卒不听使唤,换言之,便是不知己。“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自己,是武功的初基,更是高境,仿佛楼梯,踩的步步都是台阶,体会全在脚底,走过来却发现已在云端了。人体四肢躯干都一样,所以知己便能知彼。不练武功,直接去感知自己、认识自己,进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自己,反而等于抓住了核心。
左右打法互换,是知己功夫到了家,武功只是它的副产品。和这种人比武,等于螳螂误以车轮为敌,其实车只是工具,而人的路在前方,视野里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
常思豪在武功理论方面较为薄弱,之所以也会明白这些,是因为他知道,桩功的目的之一就是体察自我,就是找对称平衡。宝福老人一上来就直指核心,给了自己真正的东西。当懂了桩是求什么之后,自己几乎就没再练过,时间也不允许,但就只是在行走坐卧中带着些“拳意桩意”,已经让自己在动手的场合里多数能应付得过去。而这种带着拳意生活的状态,在世人看来,真的算不上是在练武。
同时他还清楚一件事:有一个人知己知彼的功夫也练到了家,甚至早已经“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也许这种境界,更在左右打法互换之上。
现在,他眼睛直直地想——与郭书荣华动手,至少自己是不成的,只怕姬野平也不成,也许,够资格的就只有甲板上这个吃西瓜不吐籽的家伙。因为常人无法战胜天才,能战胜天才的只有疯子,而萧今拾月,简直是疯子中的天才、天才中的疯子……
“打法互换,打法互换……”
只见萧今拾月半失神的样子似乎又有了些疯意,喃喃地道:“这可比什么神功绝技都稀罕得很。”
郭书荣华淡然道:“世上原没有神功绝技,有的只有努力和天分罢。”
萧今拾月点头笑着,手握伞柄将穷奇剑缓缓拔出:“说得好。我一向觉得自己很有天分,魔了四五年,也不知努力得够不够。”
郭书荣华看着他:“怎么不够,剑榜上前九名都是你。”
“哈。”
随着一声轻笑,穷奇剑完全脱鞘,剑体黝黑,窄如棱刺,望之,令人顿觉邪气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