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首,倚在松要下的一个大和尚,正在瞇着眼似在打瞌睡。他年岁看去不过五十龄,其实已过了八十大关。身材高大,腹大如鼓,肥头大耳。满脸红光,任何时间都堆着和煦的笑容,令人感到十分可亲。他把那权威象征的九锡禅杖,随意倚在肩上,右臂屈倚松干,脑袋枕在臂弯里像是睡着了。他就是峨嵋的掌门人,笑面如来法性。
正东是一个古稀老人,土佬儿装扮,但脸皮白净,目光不时透出冷似寒冰的异光,白胡拂胸,身材修伟,他背着手,不时来回走动,低头沉思。他是雪山派名义上的掌门冰魄神剑岑人龙。
这里且略提雪山派的来龙去脉。
当宋室南渡之际,许多不甘金人奴役的中原奇士,纷纷离开中原。有些渡江南逃,而有些看不惯金陵那群苟安君臣嘴脸的人,却远走边荒异域,另图发展。
一批人踄涉关山,出打箭炉深入不毛,到达雪山附近定居下来,与冰天雪地争生存。
这批人共有三姓,即是岑、高、纪,以岑家的岑公亮为首,胼首胝足,开创一片世外桃源,正式作起化外之民。在元鞑子盘踞的一段期间,岑公亮率三姓子弟,经常外出到中原一带行道,格杀朝廷派来统治的鹰狗,兴之所至,戏称自己是雪山派的创始人。
也许是冰天雪地中,生命的延续本能受到压抑:也许是他们练过武功,忽略了本能,也有人说,他们赖以成名的“冰魄神功”,不是正道。总之,岑高纪三姓中,人丁愈来愈少,人丁不旺影响了雪山派的发展确是事实。
雪山脉的立派圣地,在雪山主峰之西一百八十里,距打箭炉也有三百里,那儿有一座神奇的山谷,名叫长春谷。三家人老小不过五六十人,就在这谷中无忧无虑地生活。雪山派的门下,其实也只限于三姓子弟,平时极少出山。
白龙峰之役,雪山派也接到请柬,可是他们不想卷入旋祸,仅派了三名门人袖手旁观。那次昆仑、崆峒、峨嵋、武当四派,死伤奇重,原来是前来相机排解的少林弟子,也遭了无妄之灾。只有雪山三位门人,未受波及。
恨海狂人怒闯六大门派山门,在长春谷外放了一把火,未得其门而入,雪山派仅受了一顿惊扰而已。
概略表过,书归正转。
松风怒号,声似万马奔腾,黄山之松,为天下之冠,这一带丛山中,全是一望无崖的松海,初冬罡风凛冽,松涛的声势确是震人心弦。
乾坤一剑沉声发话,打破沉寂,他向玉道人说道:“全道兄,咱们不请黄山派的霞道友,岂不失算?”
玉道人淡淡一声道:“这才是万全之策。黄山派立派不过三十年,门人弟子唯恐天下不乱,要让他们参予,不管成败与否,六大门派的声誉,不堪设想。”
乾坤一剑冷笑说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道兄多虑了。”
长眉佛木然地说道:“老衲认为,全道友所虑甚为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