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痴僧第一次在他们二人面前自称师伯,二人一时福至心灵,同时跪下道:“谢过师伯传艺之恩!”磕了三个头,站起身来,面上露出喜色。
痴僧拈须微笑。
从第二天开始,痴僧便开始督促方天和公孙燕练功。他只传了二人一套指法,一套剑法,虽然不多,却都是绝顶的武功。
那套指法为“兰花拂穴手”,这路指法变化万千,繁复无比,二人直学了一个月,才勉强记住了这路指法的变化奥妙,至于精微之处,只有于实践之中去体会了。
方天内功深厚,公孙燕聪明机智,学习此等武功原不算费力,但在招数变化方面,却花费了很多时间,在二人不断的拆解之中,逐渐地体会领悟其中的精微之处,也直到一个月后,才算大致学到了手。这个速度已经使痴僧大为惊讶,想当年他可是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来学习这一路指法。在惊讶之余,却也心中暗喜。
那一路剑法是“达摩三剑”,虽然只有三招,但每一招的精微变化,都不相同,一剑击出,对方绝无还手之力。
这三招剑法第一招为“不动如山”为守势;第二招名“十步一人”取意十步之内,取人性命易如反掌,乃是势不可挡的攻势;第三招却是此路剑法的精华所在,取名“天子之怒”,取意天子震怒,必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而是威力无穷的杀招,此招一出,天地变色,血流成河。
这三招剑法虽然简单,但方天二人却倍感学习不易,用了足足一个月,也仅仅是略微了解了其中的变化。方天内力深厚,倒是得了此剑法的四成真谛,而公孙燕由于内力较弱,于此等刚猛的招数仅靠聪明才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只得其两成真谛。但好在二人都已将招式的变化熟记如心,至于到底能够修炼到什么程度,就看两人以后的际遇和修习的效果了。
这一天,二人又在谷底练武,先是“兰花拂穴手”的拆解,后是“达摩三剑”的各自练习。因为“达摩三剑”威力巨大,二人没有练到收发由心的境界,还不敢在两人之间进行试招。
就在此时,天空之中飘落下几朵雪花。转眼之间,纷纷扬扬的大雪降落下来。
公孙燕不由叹了口气,不知不觉之间,竟然已经过了三个月了,算起来,如今已是进入腊月,眼看年关将近。也不知家里如何了,是否还在到处寻找自己?
方天倒是没有这么多感慨,在他心中,只是担心着两个人,一个是师父,但现在不知道师父在哪里,也无从担心起。另一个就是海明月了,但想到她已经被救回师门,师门之中奇人异士甚多,想来她的伤势已经无碍了罢。虽然心中担心,但一来山高水远,鞭长莫及,自己也实在帮不了什么忙,也仅止于担心而已。后来,又完全被那博大精深的武学所迷住,闲暇时间太少,即使偶尔念起,也是飞快地掠出了他的脑海。
这三个月中,方天的内功修为又有精进,内力越趋深厚,也越趋精纯。这反过来也促进了他对武学招式的学习。
总之,在这三个月之中,方天收获的太多太多。甚至包括感情上。
由于与公孙燕的日日相守,逐渐地心意相通起来,每一个眼神,都能了解对方的心意,感情也越发地醇厚,甚至浓得化不开来。但两人心中却始终埋着海明月的影子,以至两人的感情一直处于朦朦胧胧的状态之中。
由于下雪,两人回到了山洞石室之内。
痴僧对二人道:“你们在这里的时间已经不短了,特别是燕儿的父母不知道燕儿的下落,不知会有多么担心。但这几个月对你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所以师伯一直没有让你们回去,如今,你们的武功已经大进,对达摩三剑的学习也只是差在领悟而已。师伯可以放心地让你们出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