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雪叹息一番,脸上露出了可恶的笑容,独孤凤脸色一红,瞪了他一眼,嘴中嘀咕着并不淑女的词儿,傲雪也不以为意,她一路上这样的词儿并没有少说,他早已经免疫了,他复又说道:“而且高句丽战乱不休,那高句丽人也因此更多地被贩卖到江南,何愁没有人手?”
事实上,确实是如此,江南、岭南经过数年的经营,两者之间已经很密切,岭南土人也多是承认大夏的统治,大夏封赏他们的首领,不少的首领更是迁家到了江南,不少人就在扬州落户,而随着道路的修筑,交通的便捷,岭南的经济也与江南联系起来,可以预想,再过些年岁,两地便是紧密无比。
而大夏在南方更是从土人之中挑选士卒,组建军队,训练水军,当然也有冥顽不灵的,自然是免不了一番刀兵,而宋家加入大夏之中,身份也是显赫,其中地位不言而喻。
而在大夏统治的领地之中,道路修筑无数,发达的交通网络,让整个大夏畅通无阻,南北货物运转流畅,商贾无数,大夏的商人行商天下,就算是突厥、西域之地,也多有大夏商人的影子,当然,这些商人的护卫自然是不可少,其中不得不说精武会的踪影。
精武会自扬州起家,数年间崛起,可谓是迅猛,而大夏建元之后,精武会的名号并没有取消,反而是在大夏建有武官、道场无数,教习武学,弟子不知道凡几,这些弟子多有从军,也有不少的成为了商队的护卫。
事实上,这些从精武会出来的弟子有着诸多的营生,镖局、商队之类的不少,不少还有着官方背景,他们行走与突厥、高句丽、西域之地,不但是的来千万金钱,还有那里的情报,山川河泽分布、地理人文、还有各方势力冲突,这些情报一一收拢归案,为日后征战打下了基础,这也是日后夏军纵横厮杀少有败绩的原因,这是后话,不再多表。
马车咕噜噜地转着,独孤凤看着窗外风物,赞叹不已,江南多是水田,这与北方的旱田不同,那绿油油的作物随风泛起了层层的绿浪,分外的喜人,独孤凤赞叹有声,婠婠不无得意地说道:“你看到的稻种是从林邑国所得,名为占城稻,乃是良种,岭南之地已然大量种植,一年可两熟,江南粮食便是靠它!”
独孤凤微微点头,心中知道这稻种的意义,她也不多言,只是默默看着,马车不多时候,便是进入了扬州城,这扬州城经过了多年的经营,这已经不是先前的那般模样,扬州城早已经被扩建了数倍,比之东都洛阳也是不遑多让。
马车驶入其中,独孤凤只看到街上行人皆是神色饱满,不少的人步履沉稳有力,显然是修习有粗浅武学,放眼望去,多是如此,独孤凤心中微微惊讶,说道:“怎么这里如此多习武之人?”
傲雪哈哈一笑,说道:“无他,不过是这里的人多是到了精武会的道场修习了一些武学而已!”
大夏曾经下令,大夏百姓皆是要习武,至少要到精武会的道场修习指定的武学,修习完成后,是否再进一步,便是随你所想,这样与后世的小学教育一般的教导,让江南的习武之风大盛。
而除了汉人之外,街道之上还有容貌各异的异邦人,那些金发碧眼的胡人,身穿奇装异服的阿拉伯人,当然还有草原上的胡人,这些人多是商人,江南繁华,在大夏重商的政策下,更是繁华无比,扬州的码头已经多次扩建,码头上面货轮无数,江面上更是有百多只货船等候靠岸,那些船不但是有中原各地的货船,也有往返东瀛、高丽的海船,还有万里之外的波斯之地的货船,繁华无比。
当真是熙熙攘攘、挥汗如雨的景致,让独孤凤心中大为赞叹。
回到扬州,傲雪便是感到了一阵温暖的感觉,无论如何,这里都是他的老巢,当年他在扬州起家,多年下来,一番基业,不得不说是天上眷顾,主角模式照顾,看着自己老巢一片繁华的景致,心中一片欢喜。
唏律律——
一阵马蹄声传来,然后是一阵战马的嘶鸣声,马车被拦了下来,三人从窗外望去,只看到一小队的骑兵拦住了马车,那些骑兵不过是十多人而已,身上穿着黑色的劲装,跨着清一色的黑马,身材彪悍,太阳穴鼓鼓的,显然是身手不凡的好手,而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这队骑兵的头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