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随着赵玄经文念动,佛珠亮起白光,其中夹杂着丝丝威严的金色,铺天盖地的将女鬼笼罩进去。
那女鬼一被光芒笼罩,神情便时而痛苦、时而癫狂、时而平静,同时魂体滋滋啦啦一阵响,里面飞出无数黑气。
这些黑气都是怨气、煞气,也就是导致女鬼不能投胎、甚至开始害人的主因。
赵玄手上的这串佛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超度冤魂,虽然它有万邪辟易的功效,亦可作为防身。但是佛教戒杀,佛珠也不会杀生,即便是对付鬼魂,也是以惊退为主,打伤为辅,根本不会杀害性命。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自保有余杀敌不足的东西。
因为有着这串舍利佛珠在,“他”或者赵清都都奉行着一个道理:什么有的冤魂怨气太重,不能超度,只能打杀或者帮助冤魂了却心愿方可,那都是你道行不济!
道行与法力不同,“道行”是心境的修为,看不见摸不到,但却极为重要;而法力则是实际的修为,能安身保命,却也能招灾惹祸。
“他”与赵清都或凭道行,或凭佛珠,捉到鬼怪都是直接超度了事。
毕竟人死如灯灭,冤魂顺应天理该投胎转世,若是在人间停留,那就是逆天而行,对冤魂没有半分好处。
有些道士或者真“慈悲”,或者只是想超度冤魂捞取功德,主动帮助冤魂了却心愿,亦或者听了冤魂的故事,心头一软,装作看不见的任由冤魂“报仇”,那都是害人又害己的行为。
天地之间自有定数,人死后魂魄理当去投胎,身为道士坐看冤魂停留世间,残害活人,不仅是害了冤魂,还是害了自己。
故而在人世间,有些看似“有情”的行为,却是在害人害己;有些看似“无情”的行为,才是普度众生。
真正的智者,不会因脑袋一热而做不智的事。
……
当赵玄将一篇超度亡魂的经文念完,佛珠内的法力收回,女鬼身上已无任何怨煞之气。盈盈向赵玄一拜:“多谢道长超度之恩。”身影虚幻、透明,不一会儿消失在人间。
赵玄元神触动,瞬间打开元神视角,想看看那女鬼是去了阴间,还是直接投胎转世。在“他”的记忆里,没有与阴间有关的东西。没有牛头马面、没有黑白无常,当然这只是说“他”没有见过,而不是没有这样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