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此人身高七尺挂零,黄白镜子,头梳日月双扎记,用婉线扎住头发,两根飘带飘在胸前,穿白挂素,腰挤水火丝绦,足蹬薄底快靴,背背宝雕弓,箭壶内插着几只金翎箭,真是傲骨迎风,小伙儿长的漂亮,看上去也就是二十出头,尤其是这双眼睛炯炯有神,旁边放着一个采药的篮子,里面放着采集的一些草药……

众人看罢多时,赶紧向前,邓九孺不愧为一代贤良,抢步起身来到这位漂亮小伙儿面前,一抱拳:“今日多亏小英雄相助,如若不然,我等必成这老虎腹中之食,恩公请上,受我等一礼!”

那位公子见状,赶忙上前相迎:“各位不必多礼,里见不平,八大相助,此乃侠义道的本职,今有野兽行凶,即使唤作旁人,业不会袖手旁观。”

邓大人再次打量这位公子,言到:“不知恩公尊姓大名,仙乡何处?”

公子言:“我的名姓不值一提,只是今日到这南山中采药,偶遇此事,各位不必记挂于心。”

邓大人道:“公子此德,真是无以为报,若公子不肯留下名姓,这让我等实在是……”

还没等大人说完,周围的人也说:“是啊是啊,请恩公务必留下姓名,哪怕喝我们一杯薄酒,我们也是非常高兴的……”

那公子思索了一会儿,言道:“好吧,既然如此,那我不便推辞,我乃庐州管辖安庆镇下属枞阳村的人士,姓陶名源,字洞天……”

还没等公子说完,王仁诧异的说道:“什么?您就是人称‘三绝剑气、气吞山河’的陶源,陶大侠?!”

这位公子看了看王仁,“不错,就是我”,邓大人虽然不太了解江湖,什么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等等,但是一看众人如此惊讶之意,也必知面前这位公子非等闲之辈,于是再三请求,这才把陶源接到庐州知府衙门,一路攀谈,陶源也才知道原来这位就是廉吏邓九孺邓大人,也甚是欢喜。

酒席宴前,二人交谈甚欢,大人就问:“陶大侠,你现在就住在庐州城附近么?”

陶:“大人,我其实一直都云游四海,广交天下豪杰,偶路过南山南下小渔村,发现村子里面一些村民患了病,于是便在此停留几日,每日上南山采药,回去给村民治病。”

大人:“哦?有这等事?不知那些村民所患何病?”

陶:“据我所查,那里的村民都是中了毒了,此毒名唤‘一滴泪’,据说此毒江湖上也只有下五门的才有,其无色无味,属于慢性毒药,开始时并无任何异样,一般每月月初会感觉不适,而后每隔一个月就会发作一次,一次甚于一次,一年就会将人置于死地,一般的大夫是查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