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我……”王雁翎现在还有些词穷,后来鼓起了勇气终于说出来了,“还记得那一次你去救你的两位朋友小小酥和林老汉的时候,后来被孟九宫他们给救了,然后在赵家客栈大家会合,我第一次知道你的真实身世,我也第一次见到了你的真面容,其实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已经……喜欢上你了!”说完话,柳如烟就听见王雁翎的心好像都要跳出来了一样,“咚咚”的声音,呼吸急促,脸红的不得了,攥着拳头,柳如烟也不管那么多了,轻轻地把头靠在王雁翎的肩膀上,“王大哥,其实我也有同感,那你愿意一辈子与我长相思守么?”

“我王雁翎发誓,对如烟一生一世,一心一意,永远相随!”

俩个人依偎在一起,亲密的不得了……

马车继续的前行着……

这一日就到了东京汴梁,王雁翎的伤也好了一大半了,两个人头一次来,一打听当地人开封府怎么走,那没有不知道的,大家一指路,两个人很快就找到了开封府,这才见到了陶源和玉儿,大家团聚。

分别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以后,大家真是说不出来的一种滋味,根据包大人的指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请出圣旨,名正言顺的查查李哲,但是他们自然是进不得皇宫大内的,所以信上明确的指出要请老包大人出山,亲自到皇宫里面见皇上,说明一切,请出圣旨,于是大家商量完了,跟府上的人一说,董春和薛夏带着四个人,赶往包拯的府第……

现在的包拯基本上是不问世事,在家里养养花,种种草,还有一些小动物,现在也是儿孙满堂,享受着天伦之乐,尽管如此,他也是十分关心自己的侄子和门生,尤其是包世荣和邓九孺,虽说包世荣现在已经是开封府的府尹,但是包拯的心中还是不能放心的下,担心他会做错事情,所以也是经常的打听关于他们的信息,包世荣奉旨查办庐州紫伯侯府的事情,他知道,后来听说中间也是有很多的遭遇,最后还是将紫伯侯府给打破了,但是这并不能算是胜利啊,最后听说又有线索直指沧州,包拯就明白了八九,知道侄儿一定会查查到底,肯定赶往沧州彻底的清查此事,包拯一想,这沧州的王子那可是皇上的亲外孙啊,搞不好就会出很多棘手的麻烦,不知道世荣能不能解决得了,李哲在沧州多年,暗地里做什么不得而知,但是那里是人家的一亩三分地,他到了那里不亚于羊入虎口啊,所以包拯每一天都派人到开封府去打探包世荣的最新消息,今天也不例外,正要让王朝和马汉去开封府一趟,一开门,正好董春、薛夏带着陶源四个人来到府上……

董春一看,“大伯、二伯,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王朝说,“是你们啊,包大人不放心啊,让我们到开封府衙去看看,有没有包大人的消息!”

董春一笑,“大伯、二伯,你们不用去了,你看我带谁来了!”

两个人往后面一看,一眼就看见陶源和玉儿了,他们见过啊,来过一次,两个人赶紧过来见过大伯、二伯,赶紧往里请吧……

等见到了包拯几个人跪倒磕头,口称爷爷,也不是嘛,包拯一看,都是年轻人,赶紧用双手相搀,把四个人扶起来,陶源和玉儿,他见过一次,一看后面还有俩个陌生的面孔,包拯就问,“这二位是……”

陶源赶紧介绍,“包爷爷,这两个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帮助包世荣大人破案的,这位叫王雁翎,这位叫柳如烟,是沧州人士,他爹就是沧州的清官柳书生!”

包拯一听,柳书生,眼睛就是一亮啊,“你是柳书生之女?”

“包爷爷,草民正是柳书生的女儿!”

“嗯,你爹爹,当年进京赶考之时,我就是他的主考官,你爹文笔甚好,又很有才学,后来居官,我也是曾经授意过他,可惜啊……”他没有再往下讲,但是知情人都知道是什么事情,包拯的话锋一转,“你们四个人来到开封,到我的府上可有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