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储说出自己的要求,光头和尚的一双眼睛又从头打量了一下熊储。
这也不能怪人家,因为这四件兵器加起来,重量接近一百斤。
一百斤虽然不算太重,但是俗话说“远路无轻担”。带着一百多斤的东西翻山越岭,身上至少需要数百斤力气才行。
熊储给人的感觉就是身材匀称,不胖不瘦,不宽不窄。你可以说他像书生,也可以说他像常人。
可是不管怎么说,光头老板也看不出来熊储身上有数百斤力气的样子,而且又没有看见马匹,因此他就有些怀疑如何拿走。
“小兄弟是识货之人,我也实话实说。”光头老板显得很诚恳:“我叫王嘉胤,延绥府谷人。因为天生一个光头,所谓老家的人都叫我王和尚。”
“我本来在延安府投军两年,但是看不惯克扣军饷,所以逃出来了。从边军里面逃出来,自然不能在老家呆着,所以跑到这里安身立命。”
“过去十年时间,每年都是大灾,老百姓根本没有活路了,所以才会天下大乱。我在这里有些江湖上的朋友,就是希望采用这样的方式筹集一部分费用。”
“这些兵器对于武林中人当然是好东西,但是放到战场上却不合时宜。如果小兄弟想要的话,你就随便出个价吧。”
熊储知道对方说的都是大实话,但是这些东西都是盗墓得来的,在江湖上根本无处购买,你也可以说价值连城。
在心里仔细盘算了一下,熊储才把腰间的一个小包袱打开。
这个小包袱,就是在岳阳镇和那个县令算账得来的三十万两银票。
熊储没有藏着掖着,就当着光头老板的面抽出十张一万两的银票,完后把剩下的二十万两全部递给了对方。
“我刚才已经说过万金不换,但是我还需要一些钱在身上应急,所以这四件兵器作价二十万两,希望掌柜的不要嫌少。”
从王和尚的店铺出来已经是日落时分,外面赶集的人早就走光了。
王嘉胤并没有推辞二十万两银子,而是很激动的小心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