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各地藩王家族里面乱七八糟的龌龊事,熊储并不关心。如果冒名顶替的王爷们能够顾惜百姓,熊储也不会有什么其他想法。
但是这些家伙冒充朱家血脉,对百姓敲骨吸髓,熊储绝对不会放过这种败类,因此很早就下达了“找准时机,一劳永逸”的命令。
现在时机已经来了,至少苗三冠认为现在整个湖广乱成一团,就是处决楚王冒牌货的最佳时机,然后往流寇身上一推就万事大吉。
苗三冠、彭无影之所以对湖广之地的冒牌楚王一脉深恶痛绝,就是为熊储抱不平。
熊储是建文帝嫡系血脉,结果惨遭灭门杀戮。被逼得当奴隶、当杀手,几无容身之地。
反而是那些冒牌王爷传宗接代,在整个湖广地区开枝散叶,现在已经有四个人被封王,拥有四座王城,整个江夏、武昌的财富一大半都在四座王府里面。
熊储吃了多少苦,但是这些人渣却享尽了人世间的福禄。如果不把这些人斩尽杀绝,就不能告慰建文帝一系历来被杀的数千人。
苗三冠给李定国列举的第一批必杀名单,包括东安王朱英燧、武冈王朱华增、江夏王朱华蠹、武昌楚王朱华奎这四家。
为什么那么多的朱姓王爷,几乎没有一家为朝廷操心,为黎民百姓操心?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朱家子孙,绝大部分都是冒牌货,朱家天下是死是活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定国带领中护军的骑兵三千六百人,一路上扛着“衡阳永胜王”卫军的大旗,基本上属于招摇过市,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
崇祯皇帝虽然暂时没有处置朱华奎这个冒牌王爷,但并不是没有防范措施。
这个防范措施,就是倚重衡阳桂王朱常瀛。朱常瀛皇叔死了之后,崇祯皇帝又非常看重衡阳王府的这个小堂弟,并且赐封永胜王。
方今天下大乱,流寇此来彼往,有军队就有保障。衡阳永胜王的财富可能不是最多的,但是军队数量绝对是最多的。
崇祯皇帝的意思很清楚:不管湖广之地的那些王爷是不是冒牌货,衡阳桂王都有权利、有能力进行制约。
所以“永胜王”大旗到处,谁也不敢正眼瞧一眼,活的不耐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