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页

流云剑[校对版] 苕面窝 1207 字 2023-03-20

熊储最终决定登基称帝,并不是他已经想通了所有的问题,而是过去半年时间就没有一件事情让他顺心,已经到了国事糜烂的程度,属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崇祯十七年六月,整个河北就李自成一支孤军与清兵奋战。虽然大顺政权采取了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努力稳定局势,但没有任何实际效果。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李自成进入京城以后杀人太少,牛金星大肆启用了明朝降官降将。大顺军独斗满清精锐骑兵连败九阵,那些降将纷纷倒戈反叛。因为满清入关,打的旗号是“诛灭叛逆,为崇祯帝复仇。”

李自成并非不能容人之人,对于当面忤逆自己的人,他很少追求责任,更不恼羞成怒的杀人。

负责京师城防的襄城伯李国桢,被抓捕后不肯下跪,而是背对着李自成站着。

李自成有些恼怒:“为何不跪?”

李国桢昂然回答:“我乃明朝大臣,没有向你流寇下跪的道理!”

李自成便威吓道:“不跪则把你凌迟处死!”

李国桢回嘴怒斥:“随你的便!”

李自成又威胁道:“不跪就把你全家凌迟处死!”答仍是随你的便。

当李自成说到不跪将把全城百姓凌迟处死时,李国桢这才跪下,不过仍是反面而跪,而且口中仍说道:“我是为全城百姓而跪,并不是向你下跪!”

对于这种反复顶撞自己的一个战俘,李自成也没有处死他,而是把他暂时关押。

正因为如此,京师文臣武将数千人,为大明朝殉国的不到三十人,反倒是重新当官的有一千多人。

第二个原因,前敌主将刘宗敏部下残余四万三千人,每个人都是腰缠金票,多则数千金,少则二三百金。流民就是流民,现在有钱了就想回家享福,根本不想继续战斗丢了小命。

七月,大顺军在河北一败再败,七十万大军已经不足四十万,被迫南渡黄河走归长安。

英亲王阿济格、平西王吴三桂和尚可喜三路大军十三万人紧追不舍,李自成在长安仍然不能立足。不久放弃长安,经蓝田、商州,走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