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路:达尔罕的蒙古镶蓝旗精锐骑兵八千人,顺着汉水东岸南下,妄想夺取承天府。
第五路:在雷公寨打了败仗的沈志祥所部马步军两万人,同样对承天府、随州城虎视眈眈。
第六路:阿济格率领的女真精锐骑兵五千、步军一万驻守樊城,随时可能南下造成祸害。
为了调动敌人,首先就是李来亨、汤达主动出击襄阳城,目的是把金光祖调出来。其次就是南漳县城的白文选和袁宗第率部向南撤退,吸引缐国安和孔有德追赶过来。
然后在胡集镇阻击金光祖、在承天府阻击达尔罕和沈志祥、在凤凰寨阻击缐国安和孔有德。
可以这么说,过去的六天时间里,正面宽度三百里、南北纵深两百里的广阔战线上,到处都是战场,简直打成了一锅粥。
苗三冠调动所有的参战部队,将领们仅仅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却不知道最终目标是什么。
正因为如此,给敌我双方造成了到处打乱仗的假象。
至少敌人的主将,英亲王阿济格就没有反应过来,他就认为现在乱成了一锅粥。而且自己的三个作战方向几乎处处吃紧,说明已经抓住了敌人的主力部队,正是一战而竟全功的大好时机。
一方面是被逼无奈,一方面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所以阿济格只能拆东墙补西壁,不仅把自己身边的一万步军增援出来,还把汉水东岸的达尔罕、沈志祥所部也向汉水西侧增援过来。
不管敌人怎么乱,苗三冠半点乱的感觉都没有,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敌我双方的态势越来越清晰,距离自己的最终目标就越来越近。
阿济格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敌我双方的兵力越来越集中,说明最后大决战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为了就近指挥,阿济格带领五千精骑赶到了宜城,苗三冠在沈志祥所部西渡汉水之后,带领赤格的射声营、婉莹和婉青的女兵营,快马加鞭赶到了荆门。
白文选和袁宗第从南漳县撤出来,一路上且战且走,这一天中午时分终于从圣境山西面山脚经过,胜利的曙光开始显现出来。
当天下午,缐国安、全节、马雄率领五千精骑追了过来,成为第一支进入九龙谷的敌军。
当天傍晚时分,孔有德、王永年、李一第率领主力部队进入九龙谷,结果在象山北坡遭到了高一功所部四万人的顽强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