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页

宇文邕第一时间想到刚刚自己和宇文宪均挂在嘴边的那“相貌非常”之人。

沉吟了好一会儿,他才故作不可置否的道:“是么,和氏璧流落江湖,不免蒙尘……”旋即一转话题道:“太子大婚在即,却仍愚鲁顽劣,不堪重任,朕心甚忧但又无暇亲自教诲。裴卿之文采武功举世罕见,可愿为太子太傅,代朕教导太子成材?”

“承蒙陛下信重,微臣感激不尽,定当尽心竭力,辅导太子。”石之轩知晓,让自己教导太子是假,为太子预备登极理政的肱骨之臣是真,难怪一来就赏了自己一栋豪宅。

看来,宇文邕已在未雨绸缪,做好了随时牺牲自己抵消佛门反噬从而延续宇文氏皇权稳固的心理准备!

第四百三十七章 生个大圣

“宇文邕确是智虑深远,能人所不能,或许他在军事上的天资比之宇文宪略有不如,但在权术机谋、坚忍果毅上却又强过宇文宪不知多少倍。二者恰如刘邦、项羽之别,谁更适合做皇帝,更能做好皇帝,其实不言自明……”

出了皇宫,石之轩一边思绪翩跹,一边信马由缰,施施然去接收自己的豪宅。

宇文宪察觉到杨坚有异心且勾结佛门对宇文氏的威胁与日俱增,便迫不及待的想要除去杨坚,实则颇显冲动和浅薄。

而宇文邕显然想到了更深一层,杨坚之生死关系重大,几乎牵一发而动全身。

佛门讲究大智若愚的“圆顿”,换到政治属性上就成了“圆滑”,可以捏着鼻子忍受皇帝的拿捏敲打,例如暂时性的禁佛,寄希望于这阵风波过去后可以卷土重来,重兴佛法,因而能够暂且隐忍不发,再三观望。

可一旦宇文邕诛杀杨坚,就等于向佛门宣告:朕绝不容忍你们有任何卷土重来的机会!

看不见希望的人往往就会采取最激烈的反抗方式!

佛门在忍无可忍之下,只能在刺杀宇文邕和推翻宇文氏之间二选其一,不论哪个,均会造成北周朝野动荡,宇文氏的统治地位不稳,动乱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宇文邕如今但求将佛门的反弹尽量拖延,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吞灭北齐南陈,一统天下,而稳住杨坚,也就是稳住其背后的佛门!

“踢踏踏……”

轻快的马蹄声临近,一骑从侧面不远处的十字街口飞驰横截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