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经有多憎恨父母,这个誓言的决心就有多强!她曾经割脉,看着血静静的流,就是因为厌倦了家庭的冰冷,受够了空旷的孤独。
可是,在等待着血流的时候,她突然很不甘心的反问自己:错的不是她,为什么在自杀的是她?为什么生她,却给她伤害,不给她温暖的那两个人都没自杀?
这念头让小安离开了浴池,否则那天,她肯定能自杀成功。
所以,这就是她誓言的决心,曾经有勇气求死的决心。她绝不会变成父母那样的人,她绝不会变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小安的母亲没有说什么,像没听到似得,没给任何回应,她知道,这时候不管说什么,都等于是在强化小安拒绝接受的意志。
小安的母亲静静的看着窗外,什么也没说,但不是什么也没想。
绝不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这句话,不知道多少人都曾经说过,想过。可最后没有多少能逃过……这不是什么宿命,也不是什么魔咒。
人求什么,才可能得到什么;要得到什么,就得做些什么。
于是就跳进了悲剧的选择面前:要得到想要的,就得做自己讨厌的人做的那些事情。
那么,是为了坚守幼稚时的誓言,放弃所求;还是,为了摆在眼前的现实需求,丢掉幼稚时的誓言?
最糟糕的是,这样的选择不是一了百了,而是一次又一次,无止境的重复面对。于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选择丢掉了幼稚的誓言,变成了曾经讨厌的模样。
她知道,小安的父亲对陈逢时的父亲没有怨恨,当然也没有恶意,只有旧日的情怀。一直关注他,只是因为,等着看他什么时候做出正常的选择。可是,等了这么多年了,陈逢时的父亲相当于每天、时刻都可以选择,却至今都没有改变选择。
他们开始认为他不会坚持多久,后来不知道他到底能坚持多久,再后来,更希望他能坚持到终点。因为他们至今相信的奇迹,就只有这一个,希望一直都能有这一个。
宣城的夏,雨说来就来。
雨越下越大,路上的车流也越来越堵。
车里的小安却和她母亲很久都没有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