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等稻谷黄了,割完稻谷,泥鳅还能在稻田里长一阵, 天冷了再上市。

江荇将鳗鲡放到池塘里。

小蛟看了一下,这批鳗鲡没有问题, 活力很足,适应力也强,应该能在池塘里存活。

鳗鲡偏肉食性, 罗氏豚偏杂食。

小蛟认真提出自己的建议:“咕咕咕。”可能需要买一批小杂鱼放到池塘里, 让它们自己捕食。

江荇:“知道了, 我过两天去市场看一下。”

他们本地市场依旧有许多卖杂鱼的店铺,许多杂鱼都来自于小河鱼。

本地人有吃干炸小河鱼的习惯,去饭店吃饭,基本每家都有炒小河鱼。

之前上面整顿市场,不让电鱼捞鱼,尤其不许捞小河鱼,抓到私自电鱼的要罚款甚至要盘下。

后面本地的小河鱼就比较少了,大多数的小鱼都来自于池塘,价格也贵了许多,现在一斤小杂鱼能卖到二三十块。

有一部分小鱼成年体也不会超过五厘米,江荇要买的小鱼就这种。

他开着车去镇上,跟菜市场上的卖鱼老板们打了个招呼,将他们未来的小鱼都订下。

卖鱼老板们都答应,有鲜活的小杂鱼先往他这边送。

江荇家的池塘自成生态系统,鳗鲡在里面也不会怎么缺少食物,有了小杂鱼之后,应该更不会有问题。

有问题也没办法,反正他的养鱼技术很渣,等小蛟找到了问题他再解决就行了。

江荇乐观地想。

鳗鲡送入池塘之后,短时间内的死亡数并不多。

江荇连续几天跟进了一下,见没问题,后来就没怎么管了。